2008年6月底,经历了几番询价之后,因无人愿意接手,陈立(化名)的IC设计公司黯然散伙。
虽然如此,陈立没有什么可抱怨。在2007年9月,他的公司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一家半导体设计公司,这个公司更换CEO后决定放弃接手。这相当于陈立和他的伙伴们白捡了一千万美元的收购资金,他们足以全身而退。而美国公司新CEO放弃的理由竟然是——“(陈立)这样的IC设计公司不会有发展,接了还不如不接。”
然而,大部分IC设计企业没有陈立这么幸运。经营困难的公司只好把出售公司作为目标。五个月前,陈立帮助朋友将一个四五十人的IC设计企业卖了900万美元之后,很多同行找上门,让他做顾问甚至董事,希望他帮忙将公司卖出。但是,出售越来越难,曾经引进过上千万美金风投资金的企业,卖200万美元都成问题。
面对严峻的形势,从事IC设计领域近20年的陈立表示,他将要去从事新的行业,不会再做IC。
多米诺式崩塌
2001年的上海,资金人才齐聚,发展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的热情高涨。
陈立就是这个时候回国创建公司的。当时的企业模式大多类似,海归加风险投资基金,再招聘一些本土博士、研究生等高端人才,就成立一个IC设计公司。前期,“海归”基本来自国外的IC设计公司,在某一个领域拥有先进技术。
公司发展初期,半导体产业“宝典”18号文还在实施,上海市从租金到税收等方面都给了创业的IC设计公司各种优惠。国内人力资源成本相对比较低。一个个小规模公司在各个园区的大楼里悄悄成长。
由于这些IC设计企业提供的线路图大多是来自国外的成熟产品,它们提供的设计方案很快为国内代工芯片企业接受,并开始满负荷工作。在海归派陆续回中国设立新公司的情况下,IC设计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在2002年到2005年,每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仍高达40%。据陈立估计,这个时期成立的IC设计公司应该不止统计数据提到的500家,至少应该超过800家。
IC设计公司的空前繁荣,让有志打造IC制造完整产业链的上海政府十分欣喜,“长江三角洲一带已经成为大陆半导体产业的主要制造基地,其中又以上海的IC设计业代表性,上海IC产业将朝建立IC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完整产业链的方向发展。”2003年,有官员乐观预估,上海IC设计业营收至2007年可达150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达2万人,2008年营收则有望突破200亿元。
然而事态并没有如大家预想般发展。2008年,凯明的轰然倒地,一下子把中国IC设计行业最软弱的一面暴露在了阳光下。
2008年5月5日,经过8小时的协商,凯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明)董事会最终决定公司倒闭。凯明成立于2002年2月,由中国普天、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仪器(TI)、诺基亚、LG等17家中外电信巨头出资组成,主要从事TD-SCDMA芯片研发。2007年末,凯明被评为“中国发展潜力IC设计公司”。但是欢呼余音未了,凯明就不复存在。
凯明只是倒塌的多米诺骨牌中的一张。天碁科技出售、鼎芯科技裁员、大批像陈立这样的创业者转行,曾经红火的芯片设计行业日渐萧条。《IT时代周刊》在微电子港看到,曾经人来人往的办公楼空空荡荡,良久才遇到一两个清洁人员。鼎芯的办公室由六间缩小到两间,技术人员流失大半,只剩十几个人在苦熬度日,曾经制定的上市目标早已闭口不谈,几乎沦落为“作坊”。鼎芯董事长陈凯甚至暗自庆幸,至少鼎芯没有像凯明那样完全押宝于3G,从而避免了公司的倒闭。
小格局无大发展
经历过多次半导体行业周期的凹凸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斯德尔林(Sterling)认为,造成中国本土IC设计公司惨淡的原因有很多,但关键是这些公司本身先天不足。
斯德尔林说,利润来得如此容易,使得一些公司眼光短浅,只看到容易开发和时下市场需要的产品,而没有做长期的技术储备。大部分企业都盯着手机和MP3/PMP等几个领域,使得这部分产品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价格战不断。
陈立承认,每个公司的创始人基本都是国外设计公司中掌握有一定技术的人,前期的研发基本属于原设计公司的延伸,相对容易。但随着芯片性能的升级,IC设计企业在研发能力方面的缺陷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属于公司的积累更是少得可怜。
另外,这些企业各自占据山头,彼此之间缺少合作。面对集成化、规模化的国外设计公司,国内的小公司很难对抗。“集成化是小设计公司的大敌,小公司设计一个产片可能卖到3块钱,而集成芯片中加一个同样功能只需要增加几毛钱的成本。” 设计公司联发科就是集成芯片的一个主要获益者。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