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制造”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新选择

时间:2007-09-20

     我国汽车产业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石油供应安全、环境保护、气候变暖等诸多因素的考验。面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之路,“绿色制造”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新选择。
    汽车已成能耗与排污的“大户”
    今年8月17日到20日,经国务院批准,北京举行“好运北京”综合测试赛环境交通保障测试,在全北京行政区域内实行单双号交通限制,130多万辆车被限制出行。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在出席“2007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时介绍,在为期四天的监测时间里,共有五个部门从不同的地点对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同限行前的16日相比,限行期间二氧化碳等和机动车有关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日均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幅度在15%到20%左右。
       同样作为汽车论坛嘉宾的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李新民说,北京的测试再次证明,汽车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李新民分析说,我国汽车业近几年高速发展,我国稳步进入汽车社会之时,2006年中国汽车销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产量达720万辆,目前汽车保有量达到4980万辆。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增多,导致一些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增加,能见度降低,甚至出现光化学烟雾污染等。
     据悉,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同样对水污染有一定的“贡献”。我国南方地区的酸雨还是比较严重的,特别是长江以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和四川盆地,北方地区也有局部降水酸性较强的趋势,酸雨区域的分布格局基本改变,局部地区酸雨有所加重。另一方面,氮氧化物和光化学污染的现象日益突出,很多城市在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完全遏止的情况下,氮氧化物污染日益突出,特别是北方的一些城市出现城市污染呈煤烟和油烟型混合污染的状况,很多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正在向氮氧化物的污染型转化,这跟汽车的增长不无关系。
      在污染空气的同时,汽车也成为能源消耗大户。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汽车石油需求量大增,汽油消费量约占汽油生产量的86%,汽车消费的柴油约占柴油生产量的24%。
  节能减排是汽车业的责任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介绍说,当前节能减排工作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减少城市大气中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汽车油耗,对于提升全国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张国宝呼吁,面对气候变化的现状,大型汽车厂商要争作表率,承担起社会责任与义务,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生产条件,提升技术研发水平,走“绿色制造”之路,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据悉,绿色制造包括汽车设计、生产制造、使用、维修到报废回收等全方位,其目的就是减少汽车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让人们在享受到汽车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实现汽车发展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在日前国家颁布实施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政府已明确表示要“加速淘汰高能耗的老旧汽车,加快发展柴油车、大吨车和车。”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告诉记者,通过推动《乘用车燃料消耗限量限值》国家标准,从源头上控制高油耗汽车的发展。中国汽车能源动力要实施双重战略,即发展节能汽车,开发新一代替代能源动力系统。通过发展电池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燃料电池电动车等,实现汽车能源的多元化。
     可喜的是,我国汽车生产厂商正在积极探索绿色制造之路。中国一汽集团确定了企业“十一五”企业生产制造领域的节能减排目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2010年比2005年减少20%;二氧化硫等重要污染物2010年比2005年减少10%;在企业内部建立节能目标责任管理,定额进行考核。

 


 
 
  

上一篇:法兰克福车展将9月19日设为德国-墨西哥合作日
下一篇:S天宇完成资产注入 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