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未来5年影响半导体和电子行业的十大因素

时间:2007-08-23
在中国电子工业取得瞩目的发展业绩的同时,其与电子工业的进程日益密切相关,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中国的整体发展具备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中国正处于从“制造中心”向“设计中心”的转型过程中,而作为一个即将把设计定义为未来发展方向之一的大国,对技术发展动态以及新应用的掌握将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一家知名的市场分析机构,Gartner在近期于香港公布了该公司对半导体产业的预测,从中也可以全面地反映未来电子行业的发展动态。以下是针对Gartner数据的分析,供大家参考:

首先,半导体在2006至2011年间的平均增长率将不会超过10%,行业呈现稳健的发展态势,而不会出现在过去20多年中大起大落的情况。同时,2006年排名前15的半导体公司的平均销售增长率为7%。面对这种发展形势,(包括中国本土)半导体公司需要研究针对这种稳健发展态势相关的产品策略。

其次,半导体芯片的产值正在从传统的芯片供应商向更低成本的代工厂转移,这将促进半导体设计公司和制造业务的进一步分化。

第三,在存储器、ASSP、微处理器仍然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前提下,在5年内,增长率排名前5位的器件为非光学传感器、光学器件、模拟器件、ASSP和ASIC。

第四,在2006年中,消费类电子产品成为驱动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力量,包括游戏机、便携式媒体播放器、LCD TV、可携式存储设备等。在未来的几年内,蓝牙和WLAN等无线技术将会更多地集成到消费类电子产品中,功能得以强化的数字机顶盒、DVD播放机和可录式DVD将成为数字家庭网络中的,而媒体PC作为多媒体中心的地位发展受限。同时,NAND内存对小于2.5英寸的HDD构成威胁。

第五,LCD仍然是电视主流技术,并将等离子和CRT等挤入待定利基领域。

第六,至2010年,预计17%的便携媒体播放器可摆脱PC而直接获取内容。

第七,计算机和手机至2011年仍然是电子行业的主体。

第八,无线功能的集成以及存储能力的扩充使PC在数据备份的功能进一步强化。对于无线功能,短程以蓝牙和UWB为主,远距无线通信则涉及到WLAN、3G和WiMAX。其中,短程无线通信将会首先取代家庭电器中的线缆。

第九,至2011年,3C产业、汽车、工业控制、军工/航天等应用仍然均表现为一位数正增长,但汽车和工业控制的增长率会较传统3C产业的增长率高2至6个百分点。

第十,产业的关注重点由“杀手级应用”转到“杀手级功能”,电子产业的稳健发展使产品差异化成为关键因素。

正如在前几期中曾提到的,2007年及未来几年更应定义为“应用年”,涉及的话题更多的将是“集成”、“整合”和“差异化”。

上一篇:诺基亚、高通“纠缠不清”,新一轮纷争敲响战鼓
下一篇:TI新款单电源运算放大器OPA376具有e-Trim修整技术和低噪声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