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巨头角逐山东“绿电”商机

时间:2007-05-28
各路资本竞相进军新能源领域,山东正形成秸秆电厂建设的“绿色风潮”。
  何以如此?不仅因为秸秆发电享受每千瓦时0.25元的上网补贴,也因为国家明确规定,新上机组必须拥有一定比例的以秸秆发电、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还因为一个县级区域只能投建一座秸秆电厂的排他性特征。
    据悉,山东省计划在3年内,通过政策引导,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由目前的不足1%提高到5%。“推广可再生能源,对改善山东能源结构意义重大。”山东省能源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阎火对此评价道。
    面对政策利好,人们蓦然发现,多个资本巨头的身影正逶迤其间。

    民资“躁动”

  投资秸秆电厂,正成为民营资本进军电力行业的重要路径。
  记者获悉,从2004年5月开始,国家对小型燃煤发电机组甚至热电联产项目一概不予审批。因此,现在民企参与发电市场,仅限定在秸秆发电、垃圾发电或风力发电领域。风电投资成本高昂,对民营资本缺乏经济可行性,因此,建设秸秆等生物质能电厂几乎成为民营资本进入电力这个垄断行业的惟一选择。“像三融集团等大公司,已经从脱硫环保行业转向秸秆发电领域。”作为电力设计,阎火密切关注着行业内的动态。
  一个有利因素是,山东70%以上的农业大县都在上报秸秆发电项目。这些农业大县集中在潍坊以西地区,包括聊城、菏泽、枣庄等地。该区域玉米、小麦、棉花的秸秆资源非常丰富,具备发展秸秆电力的良好条件。目前,华能、华电、大唐、国电、中电投这五大电力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尤其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产粮大省争抢地盘。山东省的秸秆发电项目中,超过60%被五大电力集团及国能电力集团抢占,剩下的部分才由民营资本进驻。
  实际上,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倾斜,正是引得各路资本竞相涉足的重要动因。人们的普遍预期是,在这样一个清洁、环保而又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的行业中,国家不会让参与者“做亏本买卖”。
  另一个原因是,民营资本选择投资领域审慎而又“挑剔”,必须保证一部分投资不会贬值,这就需要找一个永不落后的产业,把资金放在最安全的领域。备受国家政策“呵护”的秸秆发电正是这样的“无风险”领域。
  记者获悉,山东秸秆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县,往往已有数家投资商前来接洽。

    “绿电”商机

    抢上秸秆电厂,已是国内五大电力集团和多家民营资本的“一致行动”。
  其原因不难理解。由于存在秸秆资源限制,国家原则上只允许一个县建设一家秸秆电厂。如此一来,该类电厂成为稀缺资源,一旦抢先占有,别人就无从“插足”。更何况,作为一种朝阳行业,该领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策扶持,涉足其间,今后必然回报稳定,利润丰厚。
  “更重要的是,农作物秸秆还具有非常优良的环保和经济特性。”阎火告诉记者,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煤,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远低于煤炭10‰的含硫量。利用秸秆来发电,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能源瓶颈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利用秸秆、沼气、风力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提倡,人们称之为“绿色电力”。
    阎火介绍道,国家已经对秸秆电厂等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出台了扶持政策,山东省的上网电价为0.36元—0.38元/千瓦时,而生物质能发电享受0.25元/千瓦时的上网加价,加价后,秸秆发电的上网电价达到0.61元—0.63元/千瓦时,这样的电价标准,能够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正常运营。
  此外,国家发改委新近出台强制性规定,为了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五大电力集团新上发电机组时,秸秆、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必须达到一定比例。这也驱使五大电力集团抓紧储备电厂资源,因为只有上马秸秆电厂,国家才准许建设新的大型火力发电机组。

    必然选择

   “在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通过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已经成为山东的必然选择。”阎火冷静分析,目前山东省已经建成菏泽单县、聊城高唐、东营垦利3座生物质能发电站,每年可节约25万吨标准煤,其他秸秆电厂正在建设之中。这类电厂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以青岛下辖某市正在筹建的一家秸秆电厂为例,该电厂总投资2.16亿元,发电能力为3万千瓦,年消耗秸秆15万吨,发电1.5亿千瓦时,所发电力能够满足8万多城镇人口的使用。
    记者手头的一份资料显示,预计到2010年,山东省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1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开发利用总量将达到1000万吨标准煤。以秸秆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行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上一篇:TI单芯片功率因数校正控制芯片降低电源系统成本
下一篇:IC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福田产业园正式启动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