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电友好企业和舰预计2007年上半赴星挂牌上市,加上和舰案已告一段落,和舰总裁徐建华6日首次公开接受媒体访问,他表示,大陆晶圆厂应从过去重「量」转为重「质」,否则过度扩充的结果,将使产业陷入恶性循环。
大陆晶圆厂业者对于扩产看法不同,其一是主张大举扩充产能,二是认为扩充过度将有碍产业发展。徐建华则表示,据统计,2006年大陆有11座8吋厂,1座12吋厂投产,但光是失败的例子就包括常州纳米、北京阜康等新进业者。当业者相当看好市场却盲目扩产,将使产业落入恶性循环中。例如大陆前10大IC供货商,英特尔、三星电子、德州仪器(TI)等就囊括近5成市场,就连高通、博通这些大的设计公司都排不到,所以,究竟这些市场机会能否成功,转化成为大陆设计业者商机,进一步支撑晶圆厂产能,是需要谨慎思考的。
至于大陆晶圆厂未来发展优势与将面临的挑战,徐建华表示,可从市场、资金、人才、技术4个方面来看。从市场来看,大陆IC市场2010年需求将达1,240亿美元,但大陆业者的供给仅约135亿美元,中间有极大的落差,这也是机会;而大陆2005年326万名大学毕业生中,有7成是理工背景,也足以提供庞大的科技人才资源。
不过,从资金面来说,半导体市场面临饱合,当技术走进先进制程,投资金额高,回收更不易,因此,获得国际资金的青睐更为不易。
徐建华进一步指出,中芯国际当初在香港IPO 2.69港元,如今价格约0.97港元,股价只剩三分之一,当初中芯挂牌对大陆业者是多么振奋的事,但现在必须接受国际资本市场的考验,这就代表资本市场检验产业的发展,不仅是看「冲量」的表现,也重视「质变」的营运绩效。他表示,和舰是不会只追求量的成长,而是会追求实际获利表现的。
对于欧美、台湾及大陆晶圆厂业者之间的差距是否持续缩短?徐建华则指出,后进者必须找出生存之道,从技术角度看,大陆晶圆厂中芯研发金额是台积电的5分之1,是联电的3分之1,投资确实有段差距。另一项数字是,以目前12吋厂投资金额25亿美元,单月产能3万片计,至少1片要卖2,500美元才能获利。新进业者难与竞争。这就是先行者已设好的进入障碍。即便是中芯以不用负担建厂成本,只出人力管理的新竞争模式,但这些建厂成本由谁来埋单,是地方政府,所以回归到最根本的问题,必须谨慎思考扩产计划,同时寻找到12吋厂新的特殊应用领域代工,并且压低成本,即使是台积电,也要想办法填满12吋厂产能,以闪存(Flash)代工作为填满产能的产品线之一。
另外,就台积电与中芯侵权争议再起的事件,徐建华则表示,我们有个很「特殊」的政府,台积电再告中芯,主要是以0.13微米、90奈米制程为目标,现在的情况变得有点荒谬的是,台积电自己在大陆的厂不能投入0.13微米制程,而中芯可以,台积电为了捍卫自身权益告中芯,这也是一种商业上的手法。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