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资金窘迫成都建厂被迫缩减

时间:2006-12-12
11月10日,樊凯从中芯国际得知,由于资金窘迫,后者在成都的8寸制造厂投资规模被迫缩减。在此之前,作为中芯国际长期主要的美国设备供应商,樊凯所在公司为配合对方成都厂采购计划原定到成都设立办事处。而现在采购计划缩水,成都办事处也无专门设立的必要了。

  同期,樊凯还从其他渠道打听到,同样因为资金问题,中芯国际在上海的12寸厂也被迫延期——原定今年年底开始装机的计划,改为明年6月引进设备,明年下半年实现量产的原定目标只能继续后延。

  然而,有熟悉中芯国际运营状况的人士认为,成都、上海项目受阻的表面原因是缺钱,而实质问题出在他们的发展模式上急功近利,过度依靠大规模投资来扩充规模,追求产能提升,忽视了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中芯国际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和研发实力,他们的未来发展不容乐观。”樊凯直言。

  外购订单一减再减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樊凯向《IT时代周刊》透露,中芯国际已经取消向他们公司引进新设备的计划,准备将上海1厂内用了超过5年的设备搬到成都厂,再向外引进一批他们公司的二手设备。从引进的设备总量减少来看,成都厂规模正在缩减。与此同时,中芯上海12寸厂购买设备的计划也开始调整。

  而此前的6月,中芯国际获得6亿美元银团贷款。据张汝京透露,这笔贷款除用于偿还上海8寸厂3.93亿美元负债,剩余部分加上另外的营运资金投向建设中的上海12寸厂。但现在看来,情况进展并非想象中的那样。

  “原本中芯国际给我们公司的订单就削减了一半,目前又再度削减。作出这样的调整,与他们目前的资金缺乏状况有直接关系。”樊凯说。

  本刊记者向中芯国际相关负责人求证此事,中芯国际执行顾问郑敏政向《IT时代周刊》表示,在成都的8寸厂计划沿用上海的8寸厂和天津厂一批旧设备,再向外购买一批二手设备,目前中芯正在加快建厂的速度,但是,这位负责人并没有否认成都厂的规模缩减。而且据郑提供的信息,成都厂如果采用购买二手设备和新设备结合的方式,将只需要2.5亿美元,如果全部使用新设备,投资将高达10亿美元。

  郑敏政还向本刊记者透露,原计划旧设备明年1月5号进厂,将提前到今年12月4号。

  一切迹象显示,中芯国际在业绩的压力下,降低成本还不止于此。这家在2000年开始组建的企业,在半导体行业最不景气的时候开始起步,其成本控制之道从来就为业界称道。从Fab(制造车间)里出了名的不对参观者发放鞋套(每双收5角钱),到7元钱整齐划一的工作盒饭。任何细节的“节约”都没有被放过。

  如今传来成都厂和上海厂面临资金压力而削减采购计划的消息,为中芯国际的“节约事迹”再添一笔。作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芯片制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所以他们的大量资金都用于向合作伙伴购买设备。在应该出手大方的地方也节约,中芯国际目前的资金压力可见一斑。本刊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2006年,中芯国际还向北京工厂增投4亿美元用于购买新设备,扩充产能。

  从2000年起步,到2005年一跃成为芯片代工前三名。中芯的崛起成为业界神话,这让张汝京笃信依靠合理布局、扩大产能,向高端发展是中芯国际持续盈利的关键。以政府融资租赁形式兴建的成都8寸厂、武汉12寸厂,和早在发展蓝图中的上海12寸厂,都是中芯扩张进行式中的重要内容。

  伴随中芯高速扩张,资金的捉襟见肘成为家常便饭,张汝京向投资者承诺的5年恢复盈利的期限将至,然而中芯的实际运营状况却令人担忧,如果长期无法给投资者以满意的答卷,中芯难以获取继续发展的资金贷款,前景将难以想象。

  重回亏损状态

  5年实现盈利,一直是中芯国际反复强调的观点。从2001年正式投产算来今年正好是第五年,“我们今年的目标是恢复盈利”这是张汝京从年初就反复重申的一句话。

  2006年6月底公布的第2季度财报,尽管仅仅呈现小额盈利,也让中芯国际舒了一口气。似乎日子在好转,因为按照预期,到2006年年底前设备折旧陆续结束(郑敏政介绍,中芯国际的折旧费用为9亿美元,分5年结束),企业得以全面恢复盈利,那么中芯国际真正实现盈利整整提前了近半年。

  好景不长,中芯国际第3季度又重新恢复亏损状态。作为芯片代工四强业者之一,他们一家发布3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中芯国际结束了2季度短暂的盈利再度出现亏损,毛利率从破10%大关降至8.9%,单季净损约3,510万美元,每单位美国存托凭证(ADR)净损0.1美元。

  据郑敏政透露,中芯国际2004年亏损8000万美元后,在2005年转为盈利1亿美元。但今年中芯国际又将陷入亏损。据郑介绍,外界预计中芯国际的亏损至少将高达5、6千万美元。

  根据中芯国际的财报分析,产能利用率下降,平均单价下滑,加之整体半导体受库存影响,是导致其亏损的主要原因。中芯国际总裁兼执行长张汝京表示,第四季半导体库存仍将会持续,情况会随库存持续修正而好转。

  除设备折旧继续给业绩增长带来压力之外,中芯一向引以为傲的产能利用率也呈现下滑趋势。企业除了要面临自身问题,还必须面临行业各种状况。尽管第3季度亚太区营收比重增至25%,但北美区客户却由46%下滑至38%,显然,亚太区客户增长速度不及国际级客户调整库存幅度。

  在投资者方面,盈利如昙花一现瞬时“扭盈为亏”,让投资者倍感失望。自公布第3季度财报以来,中芯国际在纳斯达克的股价便一路走低。是如期走出亏损阴霾,还是维持盈利局面,未来一个多月的表现显得尤为重要。无法兑现对投资者的承诺,中芯未来的命运可想而知。自2004年纳斯达克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起,中芯国际就一直承受着资本市场的巨大压力,如何实现盈利,成为目前这家企业最为棘手的问题。而素以积极实施产业布局来实现盈利的中芯国际,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也不得不谨言慎行。

  其实,早在中芯国际宣布将以租赁模式参与武汉12寸芯片厂项目时,业界就开始质疑张汝京依靠扩大产能以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做法,建议企业应更多地去规划自己的产品结构,努力提高技术质量,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中芯国际的成品优良率徘徊不前,与台积电等先进企业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樊凯透露,中芯在北京的4厂,成品优良率仅能保持在6、7成,导致订单数量一直不够理想。订单数量下降,首当其冲的是中芯国际的经营业绩。

  芯片产业素有“吞金兽”之称,芯片行业经验显示,一旦一条芯片生产线上马,企业就必须不断跟踪半导体高端技术,不断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以12寸生产线为例,1997年在德国诞生的条生产线,累计投资已高达200亿美金。中芯迅速扩张,带来的是维护费用的递增,订单数量的不理想,更增加了运营成本。长此以往,企业将不得不进入到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企业选择合适时机,扩充产能提高竞争力,一位行业向记者表示,目前中芯国际尚不具备这种实力。

  重新审视投资模式

  国内芯片供需缺口加大暴露国内芯片制造硬伤,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国内芯片市场有8成依靠进口,基于此,国内芯片制造力度加大无可厚非,然而,如何健康地发展国内的芯片制造业却值得商榷,芯片制造扩张规模,还需建立在企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上。

  对企业而言,如果片面追求规模,不注重盈利,这家企业将陷入虚假繁荣。与成都项目相类似,中芯国际在武汉的项目同样采取地方投资,委托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这个计划投资100个亿的项目,在启动之初就备受争议。有甚至提出,地方投资的做法不符合科学发展观。

  同样,前述成都8寸厂属于政府投资项目,中芯国际从上海搬来的设备原则上是由成都政府出资购买,然而在新设备购买中表现出来的计划缩减,从根本上反映出政府投入的资金支持不足。所以上述行业认为,地方政府在发展芯片产业过程中,对单个企业过分示好,这并不足取。他建议中芯国际兴建芯片制造厂应该采取企业投资,地方政府跟进的形式。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一负责人指出,从地方政府角度来看,实施的项目稳定可行,地方GDP、税收等均可得到提升,但项目的实施除了考虑资金、土地等资源之外,还要考虑其他因素。一位上海业内也认为,与芯片产业相关的产业配套设施,人才储备,都是芯片生产厂设厂的重要因素。企业的产业布局应该更多地考虑这些因素。他坦言自己不赞成中芯国际扩张的做法,他认为他们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让上海12寸厂早日竣工。

  继上海、北京兴建12寸芯片厂之后,中芯在武汉开始兴建新的12寸厂,地方政府的投资一定程度上有效减轻了企业前期建厂的资金压力,也有效规避了设备折旧给企业运营带来的巨大负担。然而,在没有充分的技术、人才、市场做储备的前提下,这样的布局仍然让人担心。

  先是成都8寸厂、再是上海12寸厂,未来,武汉12寸厂是否会面临新的棘手问题,在采访中,业界大都不抱乐观态度。他们均一致认为,企业面临困局的同时,地方的产业发展也面临巨大风险,如何合理利用产业发展时机,企业、地方必须量力而行。

上一篇:TD-SCDMA中国芯跃进HSDPA
下一篇:ADI 2006年度中国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圆满落幕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