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电路设计领域,输出可变 PWM 转 0~5V、4~20mA 的兼容设计备受关注。近期,一款具有高精度、低漂移且经过大批量生产验证的稳定电路引发了业内的兴趣。下面,我们将对该电路进行详细分析。
该电路的输入部分包括左边的 PWM、GND 以及 3.3V。通过光耦和 431 的协同作用,将 PWM 信号转化为隔离基准后的 2.5V 的 PWM 波。这一隔离过程至关重要,它能有效减少外界干扰,提高电路的稳定性。随后,经过二阶 RC 滤波,将 PWM 波转化为 0~2.5V 的直流电压,为后级的运算放大器提供稳定的输入。
基准后的 PWM 经过二阶 RC 滤波后,输出电压遵循公式 Vref*D(其中 Vref 为 431 基准电压,D 为 PWM 占空比)。为了减小输出阻抗,经过一个电压跟随器进行阻抗变换,然后将信号接入后级的电流源电路。
后级采用了 howland 电流源拓扑,并使用三极管进行扩流。由于运放输出电流有限,三极管的加入能够满足电路对大电流输出的需求。在电流输出模式下,将 4 - 20mA 的负载电阻接到 Rload 处。通过仿真可知,输出电流公式为 Iload = VIN/2*50Ω。例如,当输入电压为 1V 时,输出电流约为 10mA。
在电压输出方面,电路存在一个关键的设计点:R212 焊接时,输出 4 - 20mA 电流;不焊接时,输出 0 - 5V 电压。在仿真中去掉 R212,在负载电阻很大的情况下,输出电压基本为 3*VIN。例如,输入电压为 1V 时,输出电压为 3V。由于 R211//R215 很小,RLoad 很大,在推导过程中可忽略相关因素。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