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电气系统中,热
继电器是保障电动机安全运行的重要保护装置。然而,
热继电器在长期通电过程中,极易出现热老化现象,这会导致其动作特性发生改变。为了保持热继电器特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是至关重要的措施。下面将详细介绍热继电器检测仪电路及其检测过程。
热继电器检测仪的电路主要由
调压器 TV、降压变压器 T、滑线电阻 R、410 型毫秒表等
元器件组成,其电路结构如图 5 - 40 所示。

在进行检测时,需要将三相双金属片(热继电器 FR)串联起来,接入试验回路。检测前的准备工作十分关键,首先要检查热继电器的刻度电流与电动机的额定电流(IN)是否相符。这一步骤是确保后续检测准确有效的基础,如果两者不相符,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出现偏差,无法真实反映热继电器的性能。
接下来,给热继电器通以 1.05IN(额定电流,通过调整滑线电阻 R 实现),检查其同步性,即三相双金属片是否同时接触。若不同步,可以用平口钳钳住双金属片与支架点焊处,来调整同步性。同步性的调整对于热继电器的正常工作至关重要,因为三相双金属片不同步可能会导致热继电器在实际运行中出现误动作或不动作的情况,从而影响电动机的安全运行。
同步性调好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试验。首先做起动试验,给热继电器 FR 通以 6IN 的电流,它在 5s 内不应动作。这是为了模拟电动机在起动过程中的大电流情况,检验热继电器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能够正确地不动作,以保证电动机能够顺利起动。其次做运行试验,使热继电器加热到稳定热态,过 30min 后,慢慢地调节 R,使 FR 动作,再稍往回旋一点,使 FR
触点断开。然后将试验电流提高到 1.2IN,此时热继电器应在 20min 内动作。通过这两个试验,可以全面检验热继电器在不同工况下的动作特性,确保其在电动机正常运行和过载时都能准确动作。当这些试验都完成后,热继电器的整定校验方告结束。
在调整检测过程中,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其一,不允许用钳子钳弯双金属片,因为这样做会改变双金属片的物理特性,从而影响保护的稳定性。其二,检测连接导线应有足够的截面积。如果导线截面积过小,会导致导线电阻增大,在检测过程中产生额外的热量,进而影响热继电器的动作时间,使检测结果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