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5V 过电压保护回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出处:网络整理时间:2025-06-16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众多小功率用电器,例如空气加湿器、迷你小风扇、手机充电器以及 USB 供电源等,这些设备均采用 5V 供电。然而,当电源系统的供电电压因各种因素(如电源故障、外部干扰等)变得过高时,系统可能会遭受不可逆转的损坏。这不仅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还可能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鉴于上述情况,5V 过压保护电路应运而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对常见的 5V 过电压保护回路进行详细分析,分三种情况展开探讨。

情况一:当输入电压 Vin < 5.1V 时(以输入电压 Vin = 5V 为例)


在正常情况下,D1 是一个 5.1V 的稳压管。此时,输入电压 Vin 仅为 5V,小于临界值 5.1V,所以稳压管 D1 未进入稳压状态,处于不导通状态,相当于断路。由于 5.1V 稳压管不导通,三极管 Q2 的 b 极和 e 极电压均为 5V,即 Vbe = 0。根据三极管的导通条件,此时三极管 Q2 也不导通。MOS 管 Q1 的 g 极通过电阻 R3 被拉到 0V,MOS 管 Q1 的 Vgs = 0V - 5V = -5V。对于 MOS 管而言,当满足此电压条件时,MOS 管 Q1 导通,Vout 电压等于 5V,系统未启动保护机制,能够对后级电路进行正常供电。

情况二:当输入电压 Vin 在 5.1V 到 5.7V 之间时(以输入电压 Vin = 5.4V 为例)


因为此时输入电压 Vin = 5.4V,已经大于稳压管 D1 的稳压值 5.1V,所以稳压管导通并将电压稳定在 5.1V,其余的电流则流进 GND。此时,三极管 Q2 的 Vbe = 5.1V - 5.4V = -0.3V。而 PN 结的导通电压要求 Vbe 达到 -0.6V,所以三极管 Q2 仍然不导通。MOS 管 Q1 的 g 极同样被电阻 R3 拉到 0V,MOS 管 Q1 的 Vgs = -5.4V,因此 MOS 管 Q1 导通,Vout 电压等于 5.4V,能够对后级电路正常供电。

情况三:当输入电压 Vin > 5.7V 时(以输入电压 Vin = 5.8V 为例)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存在 3 条电流路径。

由于三极管 Q2 被打开,其发射极的电流通过下拉电阻 R3 流进 GND。此时,MOS 管 Q1 的 Vgs = 0,根据 MOS 管的工作特性,MOS 管 Q1 不导通。即此时 “5V 过压保护电路” 判定输入电压 Vin 已经过高,会将输出电压 Vout 关断,从而保护了后面的负载电路。当 VIN 电压降至 5.4V 以下时,VOUT 又可以输出正常电压。
上一篇:深入电路:全面解析二极管的八大实用功能
下一篇:深入解析 TTL 反相器、OC 门、TS 门及推挽与开漏输出原理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