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高精度过零点检测电路原理与实用案例

出处:网络整理时间:2025-06-10

在日常的电子电路设计和应用场景中,零点电压检测技术是一项极为关键的电子技术,它也被简称为过零检测。过零检测主要用于对交流电信号的零点电压进行检测。


过零检测指的是在交流系统里,在一个交流周期中,当波形从正半周向负半周或者从负半周向正半周转换,经过零位时,系统能够检测出这个过零位,并产生对应的信号输出。在实际应用时,当二端口电压从正电压变为 0 或者从负电压变为 0 的时刻,会输出相应的电平或者脉冲,电平和脉冲的上升沿或者下降沿可以表征交变电压过零点的位置和时刻。通常在过零点的位置,电源噪声相对较低。
过零检测的作用十分显著。它主要用于检测追踪交流电的正半波和负半波交变过零点的位置和时刻。通过过零点检测,能够获得交变电压的相位、频率、抖动等瞬时和长期变化信息。过零检测在控制、调制、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大功率电源接入时,可避免打火,抑制电弧,防止瞬间高温;也可作为简单的同步时钟源,同步控制信号的输出。在电力载波通讯、功率设备和家电接入切换等领域,交流过零点检测电路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智能开关、智能通断器产品中,应用过零检测技术可以在零电压时刻进行通断,从而抑制开机浪涌电流,抑制电弧和瞬间高温,达到保护继电器触点等器件的目的;在智慧照明领域,调光设备应用过零检测技术,从零点开始控制交流电导通角的大小,实现亮度调节;在工业控制领域,可进行同步信号输出判断,实现电机速度调节。此外,过零检测通常还用于电力载波通信和其他电力电子设备,实现过零点通信、相位识别、逆相序判别、零火线反接、台区识别、掉电检测等功能。
过零检测电路的原理是基于电压比较器。它的输入信号就是需要进行过零检测的来源信号。其工作原理是先对输入信号进行整流和滤波,然后将其与一个基准电平进行比较。当输入信号通过零点时,输出信号会发生跳变,这个跳变就是过零点。一般会利用二极管导通和光耦隔离特性进行过零检测来改变输出状态。

下面为大家分析比较目前业内常用的过零检测电路。

方案 1:过零脉冲输出,分离器件。该类电路采用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构成整流滤波部分,输出过零点脉冲信号。其主要特点包括半周期储能、过零脉冲输出,功耗较低,大约 30mW - 50mW,但检测精度中等,一般约 30us 左右,抗扰度一般,容易被过零点附近噪声干扰造成抖动或重复输出,一致性一般,受温度影响和外围器件影响因素多,且外围器件较多。

方案 2:电平输出,分离器件。此类电路采用分离器件搭建,终输出电平信号,交流电过零时输出低电平,交流电未过零时输出高电平。其特点是过零电平输出,但需要对输出进行整形,功耗高,大约 60mW - 100mW,检测精度低,通常偏差大于 200us 以上,抗扰能力差,一致性差,光耦影响大,不过所需外围器件少,成本低。



方案 3:脉冲输出,采用专门的过零检测芯片,比如 GS1102。该类电路采用专门的过零检测芯片搭建,电路一致性高,抗干扰性好,检测精度高,终输出过零脉冲信号。具有半周期储能、过零脉冲输出的特点,功耗极低,大约 10mW - 20mW,检测精度高,偏差 < 10us,内部迟滞,高抗扰度,阈值温度偏差小,基本与外围器件无关,一致性高,且外围器件极少。




上一篇:解析电池测试:恒流负载电路方案全攻略
下一篇:揭秘振动测试电路:原理与应用全解析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