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驱动电路的原理和注意事项

出处:电子市场时间:2017-02-07

  继电器驱动电流一般需要20-40mA或更大,线圈电阻100-200欧姆,因此要加驱动电路。那么继电器的驱动电路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有哪些?
  1. 晶体管用来驱动继电器,必须将晶体管的发射极接地。
  具体电路如下:
  NPN晶体管                              PNP晶体管


  NPN晶体管驱动时:当晶体管T1基极被输入高电平时,晶体管饱和导通,集电极变为低电平,因此继电器线圈通电,触点RL1吸合。
  当晶体管T1基极被输入低电平时,晶体管截止,继电器线圈断电,触点RL1断开。
  PNP晶体管驱动电路目前没有采用,因此在这里不作介绍。
  1.2 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作用:
  晶体管T1可视为控制开关,一般选取VCBO≈VCEO≥24V,放大倍数β一般选择在120~240之间。。电阻R1主要起限流作用,降低晶体管T1功耗,阻值为2 KΩ。电阻R2使晶体管T1可靠截止,阻值为5.1KΩ。二极管D1反向续流,抑制浪涌,一般选1N4148即可。
  2 集成电路2003驱动继电器
  左图1~7是信号输入(IN),10~16是输出信号(OUT),8和9是集成电路电源。


  2.1 工作原理简介
  根据集成电路驱动器2003的输入输出特性,有人把它简称叫“驱动器”“反向器”“放大器”等,现在常用型号为:TD62003AP。当2003输入端为高电平时,对应的输出口输出低电平,继电器线圈通电,继电器触点吸合;当2003输入端为低电平时,继电器线圈断电,继电器触点断开;在2003内部已集成起反向续流作用的二极管,因此可直接用它驱动继电器。
  2.2 检修 判断2003好坏的方法非常简单,用万用表直流档分别测量其输入和输出端电压,如果输入端1~7是低电平(0V),输出端10~16必然是高电平(12V);反之,如果输入端1~7是高电平(5V),输出端10~16必然是低电平(0V);否则,驱动器已坏。
  测试条件:1.待机;2.开机。
  测试方法:将万用表调至20V直流档,负表笔接电控板地线(7812稳压块散热片),正表笔分别轻触2003各脚。

 

上一篇:探测器中的驱动继电器电路图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