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检测到电感电流iL,则得到信号iLR1,将该信号送入电流误差放大器CA中,电流基准值由乘法器输出z,乘法器有两个输入,一个为x,是输出电压Vo/H与基准电压Vref之间的误差信号;另一个输入y,为电压DC的检测值VDC/K,VDC为输入正弦电压的全波整流值。
平均电流法的电流环调节输入电流平均值,使其与输入整流电压同相位,接近正弦波形。输入电流信号被直接检测,与基准电流比较后。其高频分量的变化通过电流误差放大器,被平均化处理。放大后的平均电流误差与锯齿波斜坡比较后,给开关Tr驱动信号,并决定其占空比,从而迅速而地校正电流误差。由于电流环具有较高的增益一带宽使跟踪误差产生的畸变小于1%,容易实现接近于1的功率因数。校正后的输入电压Vi、电流ii的波形如图2所示。
3 APFC电路设计
这里采用Siemens公司的PFC控制器件TDA16888设计APFC电路。设计的主要指标参数有:交流输入电压为90~220 V;直流输出电压为380 V;输出功率高于2 kW;功率因数大于0.99;变换器效率高于90%.Boost APFC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
主回路采用Boost电路结构,主要由电感L2,二极管VD1、VD2,开关管VQ1,输出主线滤波电容C14组成。输入电路由滤波电感L1、滤波电容C1、整流桥B1、压敏电阻R4、热敏电阻R1组成。L11和C3构成滤波网络。控制电路由TDA16888及其外部元件组成,外围电路包括电流检测电路(由R9组成),输入电压取样电路(由R6、R7组成),输出电压反馈电路,反馈回路为PI控制器,电压环PI控制器由C9、C10、R24组成,电流环PI控制器由C6、C7、R22组成。控制器工作频率由电阻R26决定,R26值越大,则其工作频率越小,R26取值51 kΩ,工作频率为100 kHz.
4 试验结果
在负载为2 kW时PFC(PFC的英文全称为“Power Factor Correction”,意思是“功率因数校正”,功率因数指的是有效功率与总耗电量(视在功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有效功率除以总耗电量(视在功率)的比值。 基本上功率因素可以衡量电力被有效利用的程度,当功率因素值越大,代表其电力利用率越高。)电路的工作波形如图4~图5所示。图4为交流输入端电压、电流波形及电流谐波分析,图中交流输入端电压波形通道为4、电流波形通道为3,电流的谐波分析结果为D.由图4可看出,加入PFC电路后,交流输入电流波形由窄脉冲变为正弦波,与输入电压同相,Boost变换器近似为纯电阻,输入电流总谐波量为4.5%.图5为开关驱动波形与电路的输入电流波形。示波器通道1为开关管的驱动波形。通道2为输入电流波形,由图5可见,输入电流经有源功率因数校正器的校正后,波形几乎达到标准的正弦波,使用单相功率表(DB3-PF01)测得功率因数超过0.99,达到设计要求。在输入电压的整个范围内及负载变化的情况下也得到类似结果。
5 结论
通过试验看出,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的平均电流控制模式原理能够实现电器设备的功率因数校正。在某变频空调控制系统增加该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后,系统的功率因数明显提高,在保持原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主回路的滤波电容由原来的3 000μF下降为2 200μF,功率模块额定电流下降约70%,从而提高了元件的利用率。同时,系统的EMC指标也得到改善,达到GB4343-1995和GB17625.1-1998所规定的标准。该设计原理也适用于其他同类型APFC控制器件的电路实现,具有广泛的工程参考价值。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