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E555的多功能彩灯控制器电路图

出处:teddeng时间:2011-03-31

  NE555是采用标准DIP-8封装、将模拟功能和逻辑功能巧妙结合在同一硅片上的时基集成电路。芯片内部集成了基本RS触发器、比较器、分压器、电子开关和输出缓冲器等电路,在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仪器与仪表、测量与控制、家用电器与电子玩具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NE555构成的多功能彩灯控制器典型电路如图所示。它能控制3路彩灯产生多变的色彩(其中两路彩灯交替闪亮,控制另一路彩灯渐亮渐暗变化),可用于家庭、店面装饰或作为节日彩灯。

利用NE555构成的多功能彩灯控制器电路

利用NE555构成的多功能彩灯控制器电路

  电路结构及主要元器件选择:
  由图可知,该多功能彩灯控制器由电源电路、电子开关电路、单稳态触发器、射极跟随器、多谐振荡器和晶闸管控制电路组成。其中,电源电路由电源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VD1和VD2、滤波电容C1组成。实际应用时,T常选用3~5W、二次电压为双9V的电源变压器;VD1和VD2均选用[N4001或I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交流220V电压经降压、整流和滤波后形成直流+9V电压给单稳态触发器等后续电路供电。
  电子开关电路由二极管VD3、VD4、晶体管VT1及其偏置电路组成。实际应用时,VD3和VD4均选用IN4001或I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VT1选用S9015或3CG9015型硅PNP晶体管。
  单稳态触发器由时基集成电路IC1和电阻R2~R5、二极管VD5、电容C2组成。实际应用时,IC1选用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
  射极跟随器由晶体管VT2、VT3和电阻R6组成,其中VT2、VT3构成NPN型达林顿管。实际应用时,VT2和VT3均选用S9014或3DG6、3DG9014型NPN晶体管。
  多谐振荡器由时基集成电路IC2及电容C3等外围元件组成。实际应用时,IC2也选用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
  晶闸管控制电路由双向晶闸管VS1~VS3、晶体管VT4和彩灯H1~H3组成。实际应用时,VS1~VS3选用3A、600V的TLC336A型双向晶闸管;VT4选用C8050或S8050、3DG8050型硅NPN晶体管;H1~H3可选用市售的220V彩灯串,也可用多只220V、10~20W的彩色灯泡并联使用,每路彩灯串的总功率应小于500W。
  工作原理:
  电路通电后,多谐振荡器工作,从IC2的3脚输出周期为数十秒的振荡脉冲信号,通过R9~R11和VT4控制VS2和VS3交替导通与截止,从而控制两组彩灯H2和H3交替闪亮。
  单稳态触发器受控于电子开关电路和VT2发射极的输出信号。当VT1导通时,+9V电压经VT1和R4对C2充电,使IC1的第2脚电压不断上升,当该电压上升至第5脚控制电压的1/2以上时,第7脚呈低阻状态;当VT1截止时,C2通过VD5和R2快速放电,使IC1的第2脚电压低于第5脚控制电压值的1/2时,第7脚呈高阻状态,C2两端电压的变化周期约20ms,电压波形近似为锯齿波。
  IC2第2、6脚上的近似三角波电压经VT2、VT3隔离后加至IC1的第5脚,使IC1的触发电平随着多谐振荡器的工作频率而改变。
  VS1在IC1第7脚输出电平的控制下,周期性地缓慢导通与截止,从而控制彩灯H1渐亮渐暗地变化。



  
上一篇:基于SE9201的可编程彩灯控制器电路图
下一篇:基于CC4069的LED标牌装饰灯控制器电路图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