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快速充电器电路图

出处:yeool时间:2011-03-24

  蓄电池快速充电器使整个充电周期缩短到1.5~2h。该充电器采用大电流恒流充电,当蓄电池内部到达气化点时,就进行瞬间大电流放电,再充电、放电,如此循环多次就能结束充电。放电的目的,是将吸附在极板表面的气泡从电解液中逸出,对蓄电池内的电解液起平衡调节作用,便于充电的快速进行,同时提高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其电路如图所示。

蓄电池快速充电器电路

蓄电池快速充电器电路


  电路工作原理:该充电器主要由充电主电路及触发电路、恒流电路、自动充放电电路等部分组成。
  充电主回路及触发电路:充电主回路由晶闸管V、蓄电池、电流表等组成。蓄电池反向串接在由单向晶闸管组成的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当电源负半周时,晶问管若导通,电流则由电源地线进人蓄电池正极,由负极流出,经过电流表、电阻R2、晶间管回到相线,正半周时,晶闸管阻断。
  单结晶体管VT2和晶体管VT1、RP1、C1等组成张弛振荡器,且受恒流源电路的控制,作为晶闸管V1的触发回路。电阻R1、VD1和稳压管VZl将交流电压直接进行半波检波并稳压,给张弛振荡器提供22V直流电源。改变RP1的阻值,便改变了张弛振荡器振荡频率,从而改变了晶闸管的导通角,也就改变了充电电流,所以RP1是用来调节充电电流大小的。
  恒流电路:它由晶体管VT1和电阻R2等组成。当充电电流过大时,R2上的电压降增大,VT1基极电位升高,而其发射极电压固定,则其集电极电流下降。在RP1调定的情况下,电容C1充电速度减慢,触发信号推迟,晶闸管VI导通角减小,从而使充电电流减小到恒定值。当蓄电池电压随着充电而增高时,充电电流随之下降,R2上的电压降减小,VT1基极电位降低,触发脉冲提前,使晶闸管导通角增大,因而充电电流仍能保持不变,这就保证了恒流充电。
  自动充放电电路:由琴键开关AN1~AN6、分压电阻R4~R9、稳压管VZ1、VZ2、晶闸管V2和继电器K、电容C2等组成。通过转换快速充电器以适应不同电压的蓄电池充电要求,AN1~AN6分别对应检测待充蓄电池电压为12V、24V、48V、54V、68V、86V几种。充电时合上开关S,交流接触器KMI吸合,恒流源输出直流电压向电池充电,电容器C2也充电;当蓄电池电压升到电池的气化点电压时,蓄电池电压通过检测预置电路反映到稳压管VZ2两端,使VZ2稳压管击穿导通,RP2上得到电流,使V2导通,K吸合,KM2释放,同时KM2得电吸合,蓄电池通过KM22触点向R2放电;此时电容器C2向继电器K放电,维持其吸合时间。恒流源充电电流为25A,放电电流为120A以上,放电时间为0.1s。
  元器件选择:交流接触器用KM10~20,绕组吸合电压为220V;V2用耐压40OV以上,V1用耐压400V以上,工作电流50A以上的单向晶闸管,且按规定加好散热片;继电器K用JRXS-1有4组触点;熔丝RDT用60A以上的;电阻R2、R3应用额定功率50W以上的绕组电阻;电流表用量程为50A;电压表用量程为100V的直流电压表;其他元器件按图标示选用即可。



  
上一篇:蓄电池自动充电器电路图
下一篇:全自动两阶段恒流充电器电路图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