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遥控与手控双语音门铃电路图

出处:lhqlhq1时间:2009-09-28

  本例介绍的门铃实际上是一台包含无线电遥控、按钮控制两种触发方式的双控、双语音门铃。

  当客人来访按动门口按钮开关时,它发出带有余音的“叮—咚”声;当使用者的家人归来按动随身携带的遥控发射器按键时,它发出清脆悦耳的鸟鸣声,从而使家里的人能够根据声响的不同区分出自己家人与客人。该门铃采用了专用无线电遥控组件和双音模拟声集成电路芯片,所以电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且工作稳定可靠。

  工作原理

  无线电遥控与手控双语音门铃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无线电遥控与手控双语音门铃电路图

  IC1为微型匙扣式无线电编码发射器,IC2为与其配套的接收解码模块;IC3为双音双触发模拟声集成电路,它与外围阻容元件和晶体管VT、扬声器BL等组成音响发生电路。平时,IC2的解码有效输出端I。处于低电平,IC3的触发端TGl脚因无正脉冲触发信号而不工作,扬声器BL无声。此时接收电路耗电很小,实测静态守候电流仅1. 5mA。当按动发射器IC1上的操纵键时,发射器内藏天线就会向周围空间辐射出频率约为265MHz的编码无线电波,在有效作用距离(20一40m)范围内,被IC2模块内藏天线接收,经内部电路放大、检波、解码后,从io端输出正脉冲(实测脉冲幅度约为5V)。该正脉冲保持时间(脉冲宽度)取决于按下IC1操纵键的时间长短,它使IC3受触发从OUT脚输出内储鸟叫声电信号,经VT功率放大后,驱动BL发出逼真响亮的小鸟鸣叫声。IC3的第二触发端TG2接门口按钮开关SB,负脉冲触发有效。当客人来访按下SB时,IC3受触发从OUT引脚输内储“叮—咚”声电信号,经VT功率放大后,驱动BL发出带余音的叮一嘟"声。电路中,VD1、VM组成简易限压(实测1七.3V)电路,使得IC3的工作电压不超过允许值5V。R1为IC3的外接振荡电阻器,它决定着门铃发声时的音调高低及节奏快慢。C1为交流旁路电容器,它能有效消除SB引线从周围感应到的杂波信号,避免对门铃造成误触发;C2为脉冲包络形成电容器,决定“叮—咚”声余音的长短;C3用来减小电源G的交流内阻,可有效避免因电池用旧而引起的门铃发声畸变,相对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元器件选择

  ICI, IC2宜选用广东中山达华电子厂生产的TWH9236/9238型一位无线电遥控专用组件。该组件由于采用密码无线电波传送技术,不重复编码达到32 x 10'组,比“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编排量还要大许多。ICl可根据需要选购编号(7位数字)相同的同类产品数只,供多人随身携带使用。IC3选用KD=156型“叮咚一鸟鸣”双触发、双音门铃专用集成电路,它采用黑胶封装在一块尺寸约24mm x 14mm的小印制电路板上,使用很方便。

  VT用9013或3DG12, 3DX201型硅NPN***率晶体管,要求电流放大系数β>100.

  VD1、VD2均用1N4148型硅开关二极管。

  R1、R2均用RTX-1/8W碳膜电阻器。

  C1用CT1型陶瓷介质电容器,C2、C3用CD11-lOV型电解电容器。

  BL用YD58-1型0.25W, 8a小口径动圈式扬声器。SB用普通门铃专用按钮开关。G用4节5号干电池串联而成,电压为6V.



  
上一篇:HT12C集成电路典型应用电路图
下一篇:无线电遥控门铃电路原理图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电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