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LED(Infrared LED)驱动芯片是专门用于控制红外LED工作的集成电路,其主要功能包括电流调节、PWM调光、保护功能等,以确保LED稳定、高效地工作。以下是红外LED驱动芯片的关键知识:
红外LED对电流敏感,需恒流驱动(而非恒压),避免电流波动导致亮度不稳定或损坏。
驱动芯片通过电流反馈(如采样电阻)调整输出,确保电流恒定。
通过PWM(脉宽调制)调节LED亮度,避免模拟调光导致的色偏(红外LED虽无色偏问题,但PWM更高效)。
常见PWM频率:几百Hz至几十kHz(避免可见闪烁)。
过流保护(OCP):防止LED因短路或过载损坏。
过温保护(OTP):芯片温度过高时自动降电流或关闭。
反向电压保护:防止电源反接损坏LED。
部分驱动芯片支持多路独立控制(如4/8/16通道),适用于阵列式红外LED(如安防摄像头补光)。
特点:效率高(>90%),适合大功率红外LED(如夜视补光灯)。
拓扑结构:
Buck(降压):输入电压 > LED电压(如12V驱动3V LED)。
Boost(升压):输入电压 < LED电压(如5V驱动12V LED阵列)。
Buck-Boost:宽输入电压范围(如3V~24V)。
代表型号:
TPS61088(升压,输出电流2A)
LT3952(Buck-Boost,支持多串LED)
特点:内置功率MOSFET,简化外围电路。
代表型号:
CAT4139(升压驱动,1A输出)
SY7208(降压驱动,3A输出)
特点:支持I2C/SPI通信,可编程调节电流、PWM等。
代表型号:
LP5569(9通道,I2C控制)
TLC5947(24通道,PWM调光)
参数 | 说明 |
---|---|
输出电流 | 需匹配LED额定电流(如100mA、350mA、1A等)。 |
输入电压 | 根据电源选择(如3.3V、5V、12V等)。 |
效率 | 开关型驱动效率通常>85%,线性驱动效率低(适合小电流)。 |
调光方式 | PWM调光(常见)或模拟调光(较少用)。 |
封装 | SOT23、SOP8、QFN等,影响散热和PCB布局。 |
保护功能 | 过流、过压、过温保护是否齐全。 |
plaintext
Vin (3V) ──┬── PT4115 (VIN) │ │ └── LED ─┴── GND ▲ Rset (设定电流)
电流计算公式:ILED≈Rset0.1V(如R=0.33Ω → I≈300mA)。
plaintext
Vin (5V) ── TPS61088 ── LED (12V, 1A) │ PWM (调光信号)
支持PWM调光,效率>90%。
检查驱动芯片的反馈电阻是否接触不良。
确保电源电压稳定(如加滤波电容)。
线性驱动在大电流时效率低,建议改用开关型驱动。
增加散热片或优化PCB布局(如大面积铺铜)。
提高PWM频率(如>1kHz),或检查MCU信号是否稳定。
小电流应用(如遥控器):选择线性驱动(AMC7135、PT4115)。
大功率红外LED(如安防补光):选择开关型驱动(TPS61088、LT3952)。
多通道控制:选用数字驱动芯片(LP5569、TLC5947)。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