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 - 51 单片机中断系统:从触发到处理的工作流程剖析

时间:2025-05-16

单片机的应用领域中,MCS - 51 单片机凭借其稳定的性能和广泛的适用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其中断系统更是该单片机的功能之一,它能够使单片机在运行过程中及时响应外部事件,大大提高了单片机的工作效率和实时处理能力。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 MCS - 51 单片机中断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


MCS - 51 单片机中断系统的结构如图所示。该单片机拥有 5 个中断源,分别为 2 个外部中断源、2 个定时 / 计数器中断源以及 1 个串行接口中断源。与中断系统相关的寄存器包括 TCON、SCON、IE 和 IP,这些寄存器均支持按位寻址,并且每一位都可以通过特定的指令进行设置。



(图 1:MCS - 51 中断系统的结构)


1. 中断的触发



2. 中断请求


单片机为每个中断事件都分配了一个中断请求标志位。当某一中断源发出中断请求时,其对应的中断请求标志位会被置为 1,以此表示该中断发出了中断请求。外部中断 INT0 和 INT1、定时 / 计数器 T0 和 T1 以及串口发送中断和接收中断的中断请求标志位分别为 IE0、IE1、TF0、TF1、TI 和 RI,这些中断请求标志位分别存放在定时 / 计数器控制寄存器 TCON 和串口控制寄存器 SCON 中。



(图 2:定时 / 计数器控制寄存器 TCON 和串口控制寄存器 SCON)


单片机只能依据中断请求标志位的状态来判断中断请求是否发生。若中断发生,中断请求标志位为 1;否则为 0。若中断请求标志位为 1 且该中断没有被屏蔽,那么单片机将执行该中断的中断服务处理程序。在中断请求被处理之后,应及时将其中断请求标志位清 0,否则单片机将会误认为中断请求未消失。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 2 个外部中断和 2 个定时 / 计数器中断,当单片机响应中断请求并进入中断服务处理程序后,单片机硬件会自动将中断源所对应的中断请求标志位清 0;而串口中断的中断请求标志位不会被单片机硬件自动清 0,需要在程序中通过指令清 0,即 “CLR TI” 或 “CLR RI”。


3. 中断的开放与屏蔽


MCS - 51 单片机的所有中断源均可被屏蔽。中断源的开放与屏蔽由中断允许寄存器 IE 控制。IE 寄存器中各位的定义如下:


  1. EX0:外部中断 0(INT0)的中断允许位。
  2. ET0:定时 / 计数器 0(T0)的中断允许位。
  3. EX1:外部中断 1(INT1)的中断允许位。
  4. ET1:定时 / 计数器 1(T1)的中断允许位。
  5. ES:串口的中断允许位。
  6. EA:CPU 中断总允许位。


(图 3:中断允许寄存器 IE)


当上述标志位被置为 1 时,对应的中断源被开放(即允许);被清 0 则屏蔽(即禁止)对应的中断源。例如,若 EX0 = 0、ET0 = 0、EX1 = 1、ET1 = 0 和 ES = 1,那么除了外部中断 1 和串口中断被开放外,其他几个中断均被屏蔽。中断总允许位 EA 相当于中断的总开关,若 EA = 0,则所有中断被禁止;若 EA = 1,则中断源是否被禁止,将由其自身的中断允许位决定。


4. 中断优先级别和中断嵌套


MCS - 51 单片机仅有两个中断优先级别,即和低级。中断源的中断优先级别由中断优先级寄存器 IP 决定。IP 寄存器各位的定义如下:


  1. PX0:外部中断 0(INT0)的中断优先级设定位。
  2. PT0:定时 / 计数器 0(T0)的中断优先级设定位。
  3. PX1:外部中断 1(INT1)的中断优先级设定位。
  4. PT1:定时 / 计数器 1(T1)的中断优先级设定位。
  5. PS:串口中断的优先级设定位。


(图 4:中断优先级寄存器 IP)


若上述位被置为 1,则对应的中断源被设定为别中断;否则被设定为低级别中断。也就是说,单片机利用寄存器 IP 将所有中断源分成别和低级别两类。例如,若 PX0 = 0、PT0 = 1、PX1 = 1、PT1 = 0 和 PS = 1,那么外部中断 0 和定时 / 计数器 1 被设定为低级别中断,而定时 / 计数器 0、外部中断 1 和串口中断均为别中断。此时,若串口和定时 / 计数器 1 同时发出中断请求,单片机将首先响应和处理其中的别中断,即串口中断。


此外,MCS - 51 单片机又在同一中断优先级别内设定了自然优先级别。当多个同级别中断同时发出中断请求时,单片机中断系统将按照自然优先级别进行中断排序,并首先响应其中自然优先级别的中断。



(图 5:同一中断优先级别内的自然优先级别)


综上所述,MCS - 51 单片机中断系统通过中断的触发、请求、开放与屏蔽以及优先级的设定等一系列流程,实现了对外部事件的高效响应和处理,为单片机在各种复杂应用场景中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一篇:深度剖析:三坐标测量机在汽车制造全流程的应用实例
下一篇:PLC 技术:助力彩灯控制实现高效与灵活应用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