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容 TL431 方案:设计原理与参数选取全解析

时间:2025-04-28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超级电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对于超级电容的均衡管理,TL431 方案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全面详细地讲解超级电容 TL431 方案,包括设计思路、元器件参数选取以及均压逻辑等方面。


方案概述


本方案采用九个 2.7V/50F 的法拉电容串联,采用 TL431 进行均衡,均衡电流为 1A,充电电压设定为 24.3V。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地管理超级电容组的电压均衡,提高电容组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设计思路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 TL431 的内部构造。由芯片数据手册可知,TL431 芯片内部基准源为 2.5V(实际在 2.475 - 2.525V 之间)。基于此,我们可以明确芯片内部的逻辑:当 “+” 输入端电压高于 “-” 输入端时,电压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三极管导通,K 位置输出低电平;当 “+” 输入端电压低于 “-” 输入端时,电压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三极管截至,K 位置等于输入。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制作一个超级电容均压电路。



各元器件参数选取思路


  1. 均衡电压设置
    根据数据手册给出的公式:Vout = (R5 + R6)*2.5/R6,我们将均衡电压设置在 2.7V。通过合理选择 R5 和 R6 的阻值,就可以实现所需的均衡电压。
  2. TL431 的工作电流
    TL431 流过的电流需要在 1 - 100mA 之间。考虑到输入电压的变化以及个体电容电压可能冲到 0 - 3V 的情况,我们需要谨慎选取电阻阻值。例如,输入电压值除以 220R 得到的电流为(0 - 13mA),这样可以保证 TL431 工作在安全的电流范围内。


  1. 为什么采取两个 4.7R 电阻并联
    两个 4.7R 电阻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为 2.35R。在考虑极端情况(个体电容冲到 3V)时,除去中功率三极管压降,会有 2.7V 施加在上面,此时电流为 2.7/2.35 = 1.15A。每个电阻承担的功率为 (1.15/2)^2 * 4.7 = 2.7W,这符合市面上能买到的直插电阻 4.7R/3W 的参数。不过,实际功率应该留有一定的裕量,所以这部分电路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更改,比如选用 2R/5W 的电阻,这样在极端情况下功率为 3.6W,相对于额定功率留有 30% 的裕量。
  2. 三极管的功率
    本方案中使用的是中功率晶体管 D882,其参数为 30V/3A。该三极管电流的冗余留得比较多,加上大封装,散热性能还是可以的。但需要注意的是,D882 管电流有点小,基极电阻有点大,都造成了管的压降有点大。如果需要扩流,三极管可以选择 5A 以上的型号。

极端情况仿真结果


通过对极端情况进行仿真,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从仿真结果图中可以看到,在各种极端情况下,电路依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工作状态。



均压逻辑梳理


该方案的均压逻辑如下:当分压后 “+” 输入端电压高于 “-” 输入端 2.5V 时,电压比较器输出为高电平,三极管导通,K 位置输出低电平,S8550 (PNP) 导通,D882(PNP)导通;当分压后 “+” 输入端电压低于 “-” 输入端 2.5V 时,电压比较器输出为低电平,三极管截至,K 位置等于输入,S8550 (PNP) 截止,D882(PNP)截止。通过这种逻辑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超级电容组的电压均衡。

上一篇:电动汽车高压互锁设计:原理、结构与测试全解析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