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指标:输入电压180 V ~250 V/50 Hz,输出电流范围为20 ~2 000 mA,具有“ +”、“ -”步进调整功能,步进<=10 mA;输出电流偏差小于1 mA,纹波电流小于0. 05 mA.数控直流电流源系统框图如图1 所示。
恒流源电路原理结构图如图2 所示,由于D/ A转换输出的模拟信号不稳定,加上C3 稳定电压。经过3.6 K 的电阻和1 K 的电位器加到单运放OP07 的同相输入端,调节电位器的阻值的大小可调节同相输入端的电位,从而改变输出点的电位,输出电位加到达林顿管的B 管脚上,进入达林顿信号产生自激信号,通过C1过滤掉。利用达林顿管的电流放大特性,可实现大电流的输出,电流放大倍数为1 000 ~15 000倍。
单片机系统图如图3 所示。MCU 选用ATMEL公司的AT89S52 单片机。AT89S52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 工艺的8 bit 单片机,与标准MCS51 的引脚和指令完全兼容。其外接晶振频率范围为0 Hz ~33 MHz,内置256 B 片内RAM,3 个16 位定时器/ 记数器,片内看门狗。其性能好于我们常用的89C52 系列单片机。
A/ D 采样输入电路如图4 所示。为了满足取样精度需要,我们选择12 bit A/ D 转换器和12 bitD/ A 转换器,使步进小于1 mA,在电路中A/ D 启动后,先读高8 位结果,再读后4 bit;D/ A 是先写入高8 bit,再写入低4 bit.
D/ A 控制输出电路如图5 所示。该单片机的输入信号为经过12 bit 的A/ D 转换器的数字量,送入单片机处理后产生输出数字量经D/ A 转换后送入恒流源,因而这种数控恒流源的精度终取决与电路中A/ D 和D/ A 转换器的转换精度。
采用数字控制策略比模拟控制的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实现不同的控制算法;数字PID 具有设计周期短,调试和升级方便。数字控制系统主程序图如图6 所示。在系统加电后,主程序首先完成系统初始化,其中包括A/ D、D/ A、串行口、中断、定时/ 计数器等工作状态的设定,给系统变量赋初值,显示上次设定值等。然后扫描获取键值,判断设定键、校准键是否按下,执行相应的功能子程序。当启动键按下后,根据设定值、校正等参数计算对应输出的数字量,再进行闭环反馈调整。
2 实验结果及分析电源稳定度测试数据如表1 所示。其中电源稳定度是指在容许电网波动范围条件下,对输出电流稳定度的影响。测试条件为I0 =1 000 mA,RL =3Ω,测试数据表明电网电压在180 V ~250 V 波动时,输出电流偏差为0.99 mA,纹波电流小于0.05 mA,输出电流和纹波电流均达到设计要求。
负载稳定性测试条件为U0 =220 V/50 Hz,I0 =1000 mA,测试数据如表2 所示,其中负载稳定度是指一定的工作情况下,负载变化引起的输出电流变化。测试数据表明负载在0 ~10 赘变化时,输出电流偏差为0. 99 mA,纹波电流小于0. 05 mA.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