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了解无线充电技术

时间:2021-12-14

    什么叫无线供电(充电)?

    相信有不少人知道无线供电。

    无线供电是不通过连接器、金属接点等作为媒介,传输功率的技术。

    被称为非接触充电、非接触功率传输、无线供电等。

    无线供电技术在充电时不需要电源线,因此有望提高设备连接的安全性、防水性、防尘性,同时具有标准规格,一个供电装置能用于各种终端,有望得到极大的普及。

    无线供电的优点

    向便携式设备充电时,以往普遍的方法,是用适配器以有线方式充电。

    还有用USB充电的方式。

    这些都是通过连接器,经电缆供电。

    而无线供电,只需放在充电座上就可以充电。

    因为不需要连接器,所以能提高设备的防水性、可靠性,没有连接器不良的情况发生。

    另外,还能制造出设计感十足的产品。

    如果这个充电座得到普及,那么能在外出地点对各种设备进行充电,不需要携带适配器、电缆等。

 

    无线供电方式

    无线供电有多种方式。

    下表为代表性的方式。

    方式电磁感应方式磁场共振方式电场耦合方式电波接收方式

    概要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大功率化○○◎△

    效率○(~90%)△(~60%)○(~90%)×

    传输距离×(~数cm)○(~数m)×(~数cm)○(~数m)

    【无线供电方式】

    ■电磁感应方式

    利用送电侧与受电侧间产生的感应磁通量来传输功率,是普遍的无线供电方式,电路结构简单,小型且成本低。

    另外高效率也是其优点。

    传输距离短,容易受位置偏离的影响是其缺点。

    ■磁场共振方式

    使送电侧与受电侧的谐振器与磁场共振,从而传输功率的方式。

    适用于长距离传输,作为EV(电动汽车)的充电用途正在推进开发。

    其中效率的提高成为了课题。

    ■电场耦合方式

    送电侧与受电侧分别连接电极,使形成电容器,通过高频传输功率及在对面侧电极也有电流流过的现象(谐波电流),从而传输功率的方式。

    虽然与电磁感应方式同为短距离传输,但不易受到位置偏离的影响,且供电部发热少,这是其优点。

    产生高电压的变压器厚度变大是其缺点。

    ■电波接收方式

    在送电侧将电流转换为电磁波,而受电侧的天线接收该电磁波,在整流电路中将其转换为直流电流,是利用电磁场进行供电的方式。具有数米的长距离传输,但效率低是其缺点。

上一篇:电压跟随器的电路原理
下一篇:为什么要采用13MHz和26MHz作为参考时钟呢?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