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单片机asm与C混合编程

时间:2018-08-30

  在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中,过去主要采用汇编语言开发程序。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对单片机硬件操作很方便,编写的程序代码短,效率高,但系统设计的周期长,可读性和可移植性都很差。C语言程序开发是近年来单片机系统开发应用所采用的主要开发方式之一,C 语言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开发周期短、可读性强、可移植性好。但是,采用C 语言编程还是存在着如对硬件没有汇编方便、效率没有汇编高、编写延时程序度不高等缺点,因而现在单片机系统开发中经常用到C 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技术。混合编程技术可以把C 语言和汇编语言的优点结合起来,编写出性能优良的程序。单片机混合编程技术通常是,程序的框架或主体部分用C 语言编写,对那些使用频率高、要求执行效率高、延时的部分用汇编语言编写,这样既保证了整个程序的可读性,又保证了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性能。
  1、混合编程的基本方式
  C 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通常有两种基本方法:在C 语言中嵌入汇编程序和在C 语言中调用汇编程序。
  1.1 在C51 中嵌入汇编程序
  在C51 中嵌入汇编程序主要用于实现延时或中断处理,以便生成精练的代码,减少运行时间。嵌入式汇编通常用在当汇编函数不大,且内部没有复杂的跳转的时候。在单片机C 语言程序中嵌入汇编程序是通过C51 中的预处理指令# pragmaasm/endasm 语句实现,格式如下:
  #pragmaASM
  ;汇编程序代码
  #pragmaENDASM
  通过# pragma asm 和# pragma endasm 告诉C51 编译器它们之间的语句行不用编译成汇编程序代码。
  1.2  在C51 中调用汇编程序
  在C51 中调用汇编程序的方法应用较多,C 模块与汇编模块的接口较简单,分别用C51 与A51 对源程序进行编译,然后用L51 将obj 文件连接即可,关键问题在于C 函数与汇编函数之间的参数传递和得到正确返回值,以保证模块间的数据交换。
  2、C51 与汇编程序的参数传递
  在C51 中嵌入汇编程序或调用汇编程序,其参数传递的过程是不一样的。
  2.1在C51 中嵌入汇编程序的参数传递
  对于在C 语言程序中通过# pragma asm 和#pragma endasm 嵌入的汇编程序,C51 编译器在编译时只是将当中的汇编程序不编译,而不做其他任何处理,因此不存在函数调用时的参数传递和返回值问题。如果要在C 程序中和汇编程序中实现数据传递,可以通过变量或特殊功能寄存器来实现,例如,在C 程序的变量定义部分定义Z 变量,在C 语言程序和汇编程序中共同访问Z 变量,这样,C 语言程序可以通过Z 变量把参数传递给汇编程序,汇编程序可以通过Z 变量把参数返回给C语言程序。
  2.2在C51 中调用汇编程序的参数传递
  在C51 中调用汇编程序是通过函数调用的形式来实现的。由于C51 程序函数有明确的参数和返回值约定,因此在C51 中调用汇编程序进行参数传递时都必须严格遵守C51 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相关约定。
  在C51 中调用汇编程序进行参数传递关键在于要弄清C51 函数的参数传递规则。在C51 中调用汇编程序进行参数传递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寄存器传递参数;一种是通过固定存储区传递。
  2.2.1 通过寄存器传递参数。
  Franklin C51 规定调用函数多可通过51 单片机的工作寄存器传递3 个参数,余下的通过固定存储区传递。可以用“NOREGPARMS”命令取消用寄存器传递参数,如果用寄存器传递参数取消或参数太多,参数通过固定存储区传递。用寄存器传递参数的函数,在生成代码时被Cx51 编译器在函数名前加上一个下划线“_”的前缀,在固定存储区传递参数的函数则没有下划线。不同的参数用到的寄存器不一样,不同的数据类型用到的寄存器也不同。通过寄存器传递的参数如表1 所示。


  表1 中,int 型和long 型数据传递时高位数据在低位寄存器中,低位数据在高位寄存器中;float型数据满足32 位的IEEE 格式,指数和符号位在R7 中;通用指针存储类型在R3 中,高位在R2 中。函数参数传递举例情况如表2 所示。


  2.2.2  通过固定存储区传递。
  用固定存储区传递参数给汇编程序,参数段首地址用段名“  function-nAME BYTE”和“function-name ? BIT”保存,function-name 为函数的名称,其中“, ? function-name ? BIT”保存位参数段首地址,“  function-name  BYTE”保存别的参数段首地址,即使通过寄存器传递参数,参数也将在这些段中分配空间,参数按声明的先后在每个段中顺序保存。
  用做参数传递的固定存储区可在内部数据区或外部数据区,这由存储模式决定。 Small 模式的参数段用内部数据区,Compact 和Large 模式用外部数据区。
  2.2.3  函数返回值。
  函数返回值通常用寄存器传递,表3 列出了可能的返回值和所用的寄存器。
  3、C51 中嵌入汇编程序的实现方法
  通常,在C51 程序中嵌入汇编程序的处理方法如下:
  步,在C 文件中以如下方式嵌入汇编程序。
  #pragmaASM
  ;汇编程序
  #pragmaENDASM
  第二步,在keil C51 软件的Project 窗口右键单击嵌入汇编程序的C 文件,选择“Options for ?”,点击右边的“Generate Assembler SRC File”和“AssembleSRC File”,使检查框由灰色变成黑色(有效) 状态。
  第三步,根据选择的编译模式,把相应的库文件(如Small 模式时, 是Keil \ C51 \ Lib \ C51S。Lib) 加入工程中, 该文件必须作为工程的文件。
  库文件与编译模式的关系如下:
  C51S.LIB - 没有浮点运算的Small model
  C51C.LIB - 没有浮点运算的Compact model
  C51L.LIB - 没有浮点运算的Large model
  C51FPS.LIB - 带浮点运算的Small model
  C51FPC.LIB - 带浮点运算的Compact model
  C51FPL.LIB - 带浮点运算的Large model
  第四步,编译,即可生成目标代码。
  keil软件中c编程如何制作一个库函数并在其他地方随意调用?
  在项目的Output设置中选择输出lib而不是可执行目标文件。
  4、C51 中调用汇编程序的实现方法
  为了能够在C 语言中调用汇编程序,要求汇编程序的编写必须符合C 语言的相关命名规则。
  C51 程序在调用汇编程序时,除了前面参数传递的相关规则外,函数及其相关段也需要满足一定的规则。
  一个C51 源程序模块被编译后,其中的每一个函数以“ ? PR ? 函数名? 模块名”为名的命名规则被分配到一个独立的CODE 段。 例如,如果模块“FUNC51”内包含一个名为“func”的函数, 则其CODE 段的名字是“ ? PR ? FUNC ? FUNC51”,如果函数中还包含有data 和bit 对象的局部变量,编译器将按“ ? 函数名? BYTE 和? 函数名? BIT”命令规则建立一个data 和bit 段,它们代表所要传递参数的起始位置,其偏移值为零。段内代码与数据定义也遵循一定的规则。这些段是公开的,它们的地址可被其他模块访问。另外,这些段被编译器赋予“OVERLAYABLE”标志,其可被L51 连接P定位器做覆盖分析。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C51 程序编译时形成的汇编程序。
  C 语言源程序如下: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ucharmax(ucharx,uchary){
  ucharz;
  z=(x>=y)?x:y;
  return(z);
  }
  汇编后形成的SRC 文件(只须扩展名改为.a51就变成汇编程序) 如下:
  NAME  A1              ;定义模块名称
  ?PR?_max?  A1  SEGMENTCODE ;定义程序代码
  PUBLIC  _max         ;定义公共符号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ucharmax(ucharx,uchary)
  RSEG  ?PR?_max?  A1;程序代码段
  _max:                ;起始地址
  USING  0
  ;SOURCELINE#2
  ;??Variable’y?041’assignedtoRegister’R5’??
  ;??Variable’x?040’assignedtoRegister’R7’??
  ;{
  ;SOURCELINE#3
  ;ucharz;
  ;z=(x>=y)?x:y;
  ;SOURCELINE#5
  MOV  A,R7          ;R7中为第二个字节参数
  CLR  C
  SUBB A,R5          ;R5中为个字节参数
  JC  ?C0001
  SJMP ?C0002
  ?C0001:
  MOV  R7,AR5         ;R7中为返回值
  ?C0002:
  ;??Variable’z?042’assignedtoRegister’R7’??
  ;return(z);
  ;SOURCELINE#6
  ;SOURCELINE#7
  ;}
  ?C0003:
  RET
  ;ENDOF-max
  END
  可以看出,要编写为C51 调用的汇编程序,除了参数必须按前面规定的寄存器或存储器传送外,程序格式也有相应的规则。这些规则比较繁琐,在实际处理中往往按下面方式处理:
  步,先用C 语言程序编写出程序框架,如文件名为a1.c (注意参数) 。
  第二步,在keil C51 的Project 窗口中用右键单击该C 语言文件,在右键菜单中选择“Options for?”,点击右边的“Generate Assembler SRCFile”和“Assemble SRC File”,使检查框由灰色变成黑色(有效) 状态。
  第三步,根据选择的编译模式,把相应的库文件(如Small 模式时,是Keil \ C51 \ Lib \ C51S.Lib) 加入工程中,该文件必须作为工程的文件。 库文件与编译模式的关系如前面所述。
  第四步,编译后将会产生一个SRC 的文件,将这个文件扩展名改为ASM。这样就形成了可供C51程序调用的汇编程序。随后可在该文件的代码段中加入所需指令代码。
  第五步,将该汇编程序与调用它的主程序一起加到工程文件中,这时工程文件中不再需要原来的C 语言文件和库文件,主程序只需要在程序开始处用EXTERN 对所调用的汇编程序中的函数作声明,主程序中可调用汇编程序中的函数。

上一篇:基于FPGA和DDS的信号源设计
下一篇:云计算模式下移动互联网安全监控与保障系统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