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充电桩充电异常分析

时间:2023-07-24
    上回我们说到直流充电桩的正常充电流程,那么问题来了,直流充电桩充电时又有哪些异常情况呢?我们不妨来了解一下,方便日后给充电桩系统“把脉”。
    首先,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上周的精华内容,即直流充电模型:
    左边是非车载充电机(即直流充电桩),右边是电动汽车,二者通过车辆插头、插座相连。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充电模型主要由“非车载充电机”、“车辆接口”、“电动汽车”这三部分构成,所以充电异常中止基本也由这三部分引发,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对这三部分进行“体检”分析。
    类病症:非车载充电机部分引起的充电异常中止情况。
    1) 在充电过程中,如果非车载充电机出现不能继续充电的故障(如充电桩意外进水或异物进入、环境温度骤变等),则向车辆周期发送“充电机中止充电报文”并控制充电机停止充电,在100ms内断开K1、K2、K3和K4;
    2) 在充电过程中,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如发生通讯超时(如通讯线路故障等),则非车载充电机停止充电,并在10s内断开K1、K2、K5、K6,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发生3次通讯超时即确认通讯中断,则非车载充电机停止充电,并在10s内断开K1、K2、K3、K4、K5、K6;
    3) 在充电过程中,非车载充电机输出电压若大于车辆允许充电总电压(如充电桩输出限压功能失效等),则非车载充电机应该在1s内停止充电,并断开K1、K2、K3、K4;
    第二类病症:车辆插头、车辆插座引起的充电异常中止情况。
    1) 在充电过程中,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通过对检测点1的电压进行检测,如果判断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如充电枪上按键失灵或误触发等),应在50ms内将输出电流降至5A或以下;
    2) 在充电过程中,非车载充电机控制装置通过对检测点1的电压进行检测,如果判断车辆接口由完全连接变为断开(如车辆意外移动、充电枪线缆被意外扰动等),则控制非车载充电机停止充电,应在100ms内断开K1、K2、K3、K4。
    第三类病症:电动汽车引起的充电异常中止情况。
    1) 在充电过程中,如果车辆出现不能继续充电的故障(如BMS系统误报电池实时状态、车辆控制装置误关断充电回路接触器等),则向非车载充电机发送“车辆中止充电报文”,并在300ms(由车辆根据故障严重程度决定)内断开K5和K6。
    直流充电桩充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就总结到这了,对充电桩以及充电桩测试系统感兴趣的朋友记得收藏哦,随后会有更多精彩内容分享。

上一篇:单片机方案中编码与键盘识别
下一篇:信号调理模块的原理与应用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