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看到了一篇文章《你的智能硬件,是不是也缺了一条腿》,对里面两句话印象深刻, “只有信息输入,没有信息处理分析和输入的硬件,不叫智能硬件,只能算联网硬件”, “也许机器更懂自然界,但是人一定会更懂人的”,禁不住手痒,想扒一扒在这个领域的一些心得,在此抛砖只为引玉,也欢迎各位创客拍砖。
几年前我们这群人其实搞得不是硬件,而是一个远程监控的纯软件平台,后来在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物联网的大数据采集监测预警软件,当时考虑的比较多的是安全性、兼容性、稳定性、可靠性, 2013年完成了这件事。那这套软件又怎么和智能硬件扯上关系了呢?
完成开发后,大家觉得需要通过前端硬件把数据采集回来,这样智能分析、预警才有价值,当时我们这帮人对硬件的了解是一片空白,那时候天天想着天上掉下个硬件大牛进来。记得当时一位朋友推荐的一本书对我们启发较大,那就是《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的作品《创客-新工业革命》,那时候知道了,哦,还有一群人叫“创客”,原来硬件也可以开源了,从那一刻我们意识到以后做硬件不会再有太高的门槛了,通过开源的主板,例如:Arduino开发板,创客们应该能够以较低的代价进入硬件领域,开发出机器人、3D打印机等等,这些都变得不再那么困难。
我们这帮人也用开源硬件做过一些东西,像现在的PM2.5空气检测装置,心率检测设备等等,几个人能很快的完成原型机开发,平均开发周期不到2周。市场上很多“智能”硬件,也是源于开源硬件的基础架构设计开发“开源主板+传感器”,开源硬件必将极大的促进硬件产品的创新和推出速度。
今天,我们在这个领域也作了一些实践,通过把物联网大数据采集监测平台升级成了智能硬件云计算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与传统医疗设备生产商合作,开发出了医疗领域的一些智能硬件。例如,思其安云智能血压计,能够低成本、快速的将传统血压计升级成基于医疗云服务的智能血压计,前端硬件成本足够低,智能算法能够在云端不断的完善和升级,云中心会不断的学习、改进算法,再融入人的经验和分析,它将来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人性化,这样才能对硬件采集的数据做出更加智能的分析和判断。未来类似的云计算平台会越来越完善,使得人们能够短时间内升级传统硬件,让传统的设备智能化,各种智能硬件层出不穷、百花齐放的那一天就要到来了。
开源随之而来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越来越多的硬件开发者不花时间考虑更多的软件智能算法和人文因素,急功近利,很快推出各种“智能”硬件,一个简单联网硬件(开源主板加个蓝牙模块)或者一块开源主板加传感器的组合,这样的硬件,能叫智能硬件吗?也许可以换个思路看看智能硬件如何智能的问题,与云计算的结合或许是个好方法,把更多的软件智能算法和人文因素放在云端是否能解决这个问题?前端就是一个数据采集硬件(可以把体积和成本降到),通过各种网络通信方式把数据传输到云端,智能算法在云端处理,看看NEST是不是也是这样的思路,回过头再看上面那篇文章的题目《你的智能硬件,是不是也缺了一条腿》,想想觉得现在的智能硬件其实不是缺了一条腿,而是缺了个大脑。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