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充电器设计解析

时间:2012-01-11

       该设计具有电池极性自动识别电路,免去了以往需要人工转换极性的操作,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一、电路原理

  电路如附图所示:Q1及外围元件构成自激振荡器.经变压器B降压、D5整流后在C4上得到9.4v的直流电压。通过R6限流.Q10(TL431)稳压后.在Q3发射极输出4.2v电压供锂电池充电。其极性自动识别电路由Q5~Q8、R12~R15组成。当A点接电池正极,B点接负极时,Q8因为有R12提供正偏电压而导通,Q5由R14提供偏压导通。充电电流由Q5→A点→电池E→B点→Q8的C极形成充电回路。当A点接电池负极,而B接电池正极时充电电流则由Q7→B点→电池E→A点→Q6的C极形成充电回路.从而完成自动识别电池极性的功能。

  当有充电电流流过R6时,Q4导通,LED1闪烁发光(LED1为自带振荡器的三色发光二极管,能够随机变幻出多彩的闪光)。充电完成后Q4因为没有足够的导通电压而截止,LED1熄灭。LED2为电源指示灯。

电路原理图

 电路原理图

  二、常见故障排除

  故障一:电源指示灯不亮。

  检修:测Q1管正常,但b极无偏置电压;再测R2为开路,更换R2后故障排除。

  故障二:电源指示灯不亮。检修:测Q1已经击穿,再测R1及R3均已开路。测其他元件正常,更换上述元件后故障排除。

上一篇:热敏电阻抑制浪涌电流设计
下一篇:大功率照明LED恒流驱动器的设计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