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联网的现状与发展

时间:2011-08-31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由此,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物联网的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现实:炒作无疑拔苗助长

  “现在炒作太过头了,对我们的工作展开反而是一种阻碍。”中国传感器网络国家标准工作组副秘书长邢涛毫不客气地对记者说。事实上,某家与物联网产业稍微沾边的上市企业在连续多个涨停板后,其老总都有点怕了,因为并没有真正的新产品出来就如此被资本市场炒作,受损的终究还是企业本身。

  未来10年:中国有一席之地

  物联网被视为互联网的应用扩展,应用创新是物联网的发展的,以用户体验为的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英文名: 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标准框架尚未成形

  一项标准的研究制定,需要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但是现在的炒作让邢涛感觉有点拔苗助长,“标准的大框架都没有做好,应用方面也没有相应的标准支撑,更何谈大规模应用”。

  长期置身于中国电子信息相关标准制定工作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总工程师王立建也向记者表示,就中国以往标准制定的经验而言,一定不能着急,否则就会向人家交钱。据他透露,目前在RFID标准上政府有意放缓了几个计划的执行。

  企业:更多在看热闹

  在标准制定中,邢涛感觉的障碍来自于工作组中企业参与度不够。今年10月,中国传感网络标准工作组成立的时候,有70多家企业参与,其中不乏中国移动这样的国企,也不乏华为这样的民营企业,甚至还有诺基亚和思科等跨国企业。

  邢涛认为,物联网大规模应用需要一个产业化平台和大局思路。从企业角度而言,中国电信算是“物联网相”的企业,它的许多产品和服务与物联网关联度。但邢涛也指出,中国电信虽然在垂直行业做了很多业务,但依然面临如何横向打通等问题,这不是一家企业自己能完成的事情。

  困境:中国依然很弱小

  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媒介,可谓其前端末梢的神经细胞。对于这样一个物联网关键产业,中国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接受记者采访的态度都惊人的一致——落后。事实上中国涉足传感器研究和制造起步并不晚,然而与国外企业生产能力已达到千万乃至亿的数量级别相比,中国目前的传感器公司也就几万产量,且利润远低于国外企业。一个更可怕的事实是,中国国内传感器高端市场几乎为国外品牌所垄断。

  投资困境,是中国传感器产业首先要破解的一个难题。深迪半导体CEO邹波向记者直言,没有得到国家的资助,创业拿的是德丰杰龙脉基金的钱。这家由留学人员创办的公司是研发商用陀螺仪系列惯性传感器的MEMS芯片设计公司。

  然而面对国外企业30多年的积累,曾经在国外研发传感器的李毅(化名)还是感叹,深迪这样的企业规模还是太小。传感器制造早期投入无需很多,所以很多民营小资本进入该领域。但事实上,传感器研发生产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李毅当年工作的某家外国企业,就以每年近四千万美元的投入供养一个仅仅30人的研发团队,并且不需要任何产出回报。

  就李毅所知,国家对于传感器科研上的投入并不少,但大多投向了科研院校,但这个行业的回报期一般为3~5年,无法满足风投快速回报的要求,因此风险投资也很少青睐传感器企业,像深迪这样拿到风投的企业少之又少。

  生产工艺落后世界

  尽管中国有巨大市场优势,设计能力也不逊色于人,但在生产模拟、加工、外围电路、成品品质保证以及成本控制等诸多环节上,都面临相当窘境。李毅指出,在生产模拟上,国外企业能直接完成包括工艺误差、环境影响等一整套系统,这个环节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品质保证和成本控制,因为成品率低一个点都会造成成本的翻番。

  被称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高端生产工艺上与世界企业距离相差甚远。李毅打比喻说,就像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电子产品与日本产的差距。深迪半导体负责研发的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深迪设计的产品在国内还找不到一家芯片企业能加工。中芯国际相关人士向记者坦言,中芯国际在这方面经验欠缺。

  不过,李毅预言中国传感器市场将会在两年内全面爆发,“三年前加速度计(传感器中的一种)还只配置于高端手机中,现在连天宇朗通都将其作为标配,而且成本也从1美元降到了0.5美元”。或许,中国传感器产业在物联网带动下,已经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境地,深迪半导体也或许能为中国商用传感器产业开创一个模式,那就是由风投介入,将加工生产外包,自己掌控设计等关键环节。

  上海物联网产业规划正在进行

  物联网大有“遍地开花”的势头。除了风头健的无锡,南京、北京、成都等地也都放出消息要做物联网产业园区或者产业联盟。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陈宝国博士向记者直言:“目前各地做的都只是物联网的解释工作,但是产业从哪里来?产值从哪里来?产业规划如何做?显然这些问题都还没有思考清楚。”

  在陈宝国看来,物联网的价值在于未来对于信息资源的掌控利用。掌控的关键在于如何给物联网建立一个域名体系即编码,王立建认为物联网上的话语权正在于此。只有中国依据自己的标准体系掌控了编码资源,才不会重蹈互联网上中国域名资源受限于国外的覆辙。据王立建透露,工信部正准备启动产品编码工作,而这可以理解是为物联网做的一项基础工作。

  目前,物联网局部雏形已经出现,比如各地都在建设的ETC不停车收费系统、第二代身份证、电子大通关、电子病历甚至小到每个人都在使用的一卡通、门禁系统等。陈宝国一再向记者强调,物联网并不是凭空制造的一个新产业,而是现有IT高端产业的整合再细分以及新元素的加入。

  尽管上海现在还未公布相关信息,但记者从消息灵通人士处了解到,上海已经委托相关部门和人士做物联网的产业规划,并且很可能终就在科技产业比较发达的浦东新区落地。



  
上一篇:浅谈社交媒介防范遭受黑客攻击
下一篇:浅谈语义Web与推理系统的应用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