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是时下蛮红火的一个产业(或者一个话题),我个人是这么比喻云计算的:
其实,电脑是一种很愚蠢的设备,因为如果没有算法,它就啥都不会。当我们利用电脑计算“1+1=2”这么个算术时,其实经历了三个步骤:其一,1+1,三次输入,由我们完成;其二,一个关于加法的算法,由电脑完成;其三,电脑返回结果“2”,即输出。
现在有了网络,我们手持的电脑终端,就可以变得愚蠢了。还是三个步骤:人工输入1+1,然后将这个输入经由网络传送至某个服务器,该服务器上有加法的算法,故而算出2,再由网络将结果返回至这台愚蠢的终端,由这个终端向我们输出:2。
狭义云计算指IT基础设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广义云计算指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服务。这种服务可以是IT和软件、互联网相关,也可是其他服务。云计算的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按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好比是从古老的单台发电机模式转向了电厂集中供电的模式。它意味着计算能力也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流通,就像煤气、水电一样,取用方便,费用低廉。的不同在于,它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
另外的好处在于云计算可以增加分享的可能。存在自己电脑里的东西,相对来说,比存在服务器上的,来得更为封闭。但事实上,我以为这种分享的好处,有点被夸大。一来不是什么东西我们都有意愿去分享的,二来就分享本身而言,其实途径很多,不见得非靠云计算。
云计算在降低终端成本的同时,也让我们的终端变得越来越傻。我前面举的那个例子,隐含着总有一天我们的终端连1+1都不会做的意思。所有的终端,都将极度依赖网络和网络上的服务器。
数字运动的蓬勃发展,让我们尽享现代科技结晶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相当棘手的难题,数字暴力就是其中一种。纵观人类历史,从来没有这个时刻,象我们今天这样纠结。大批的商业公司数字化,数字化之后谋求跨界的融合:产业纵向的或是横向的。并购的速度越来越快,巨头也越来越多。消费者和公司之间的权力平衡正走向岌岌可危。
3Q之战中的一方360,曾经受过这样的指控。一款杀毒软件声称,在它刚刚上线的那个时刻,用户安装的360会跳出来阻止该软件的安装。我当时好奇地并安装了那个软件,并没有发现类似的问题。该软件的CEO说,这是360在服务器端迅速撤下了这种拦截。
360到底有没有做这件事已经无从考证,但从技术原理上而言,云封杀的确有可能存在。服务器端可以强行向终端推送包括某种规则的指令,让终端为“我”所用。这不是什么科幻小说,而是事实存在的一种情境。终端对服务器端的依赖越大,那么,受服务器端所控制的可能也就越高。云计算操作系统,又称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云OS,是云计算后台数据中心的整体管理运营系统(也有人认为云计算系统包括云终端操作系统,例如现在流行的各类手机操作系统,这与先行的单机操作系统区别不大,在此不做讨论),它是指构架于服务器、存储、网络等基础硬件资源和单机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等基础软件管理海量的基础硬件、软资源之上的云平台综合管理系统。
我不想抹杀云计算带来的利处,降低终端成本而带来的更多人接入网络可以让数字鸿沟变得更浅些。但正如标题所述的,云计算就象是核能技术,这种技术能够造福文明社会,但同样,一旦滥用,它的后果也是灾难性的。
网络社会早期让每一个终端在必要时都能起到服务器端作用的理想正在崩溃,在网络上,每个节点早已不再平等。人类的历史就是这么吊诡,每一个运动之初,都是在谋求一种“平等”以及“自由”,但这场运动的结果都恰恰和运动之初的目标截然相反。
但你的终端失去服务器支持之后变成一堆废铜烂铁之时,你还敢说,你的网络接入权是“自由”的么?
阻止云计算向灾难演进的防火墙,似乎还没有修建起来,甚至没有引起需要修建的注意。难道,真的要像核技术那样事实上造成一场灾难之后,我们才会重视起来么?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