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在支持企业应用软件和提高劳动力灵活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整个IT领域向着虚拟化和云计算的方向发展,自动化和可视化的需求显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因为数据中心要满足企业用户对更快访问数据的需求。不管企业部署数据中心的原因如何,虚拟访问的动态分配和位置将对虚拟化技术为大家所接受起到推动作用。这还需要在多个数据中心之间对数据中心访问进行配置,包括企业私有云和公有云。在保证数据中心有效性的同时还要化的发挥虚拟化技术的优势作用,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应该全面的集中化管理域高可用性服务结合在一起,以确保企业员工可以安全而方便的访问数据中心网络中运行的关键应用软件。
将虚拟化优势延伸至网络
数据中心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来实现企业优势的化。虚拟系统管理工具与传统网络管理工具的结合还没有完全成熟。如今许多企业通过所有权面向服务体系架构的界面将虚拟网络和物理网络结合在一起。不过在未来两年这个领域可能会逐渐实现标准化。
如今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必须通过虚拟机和网络配置应用软件之间的沟通和划分来建立功能交叉的透明度。服务器和网络管理应用软件从历史角度来说是数据中心被忽略的孤岛。不过向虚拟化技术的转移正在推动IT企业缩小这些应用软件之间的差距。理想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应该提供虚拟服务器和网络环境的完整视野,为IT管理员提供一个透明的交叉功能服务配置流程。
在进行网络配置时采用这种方法,网络和虚拟交换机之间的通讯就被大大提高了。每个部门都能了解整个数据中心--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当网络团队发生变化时(比如为应用软件设置QoS),这种变化会在相应的虚拟机之间自动进行传递,从而减少所需的手动步骤,举例来说服务器团队可以要求网络团队来配置新的服务器。而不是服务器团队发出需求,然后等着来自网络团队的反馈,这种变化会自动应用到网络中。
理想角度来说,数据中心网络解决方案无需特殊的应用软件或者在服务器和虚拟机上载入专用应用程序。解决方案可以直接与本地操作系统和服务器相连,虚拟机可视性和控制对于服务器或者操作系统厂商是不可知的。有了这个步骤,用户就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服务器厂商,而不是非得是那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厂商。
管理当今虚拟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将应用软件自动化来匹配交换光纤内的各种数据目标,包括移动虚拟机单元,用户,应用程序和ISCSI流量。这还包括优先权设置,QoS设置,带宽分配和安全。当流量进入数据中心交换光纤时就会发生作用。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为物理机和虚拟机建立网络包并在网络光纤内部进行分配的能力,同时协调虚拟机的分配来确保不管虚拟机物理位置何在都能保证服务的连续性。
针对虚拟机漂移的自动化网络管理
实现虚拟机漂移的网络自动化关键的,就是构建一个包含智能软件的网络交换机,来对单个虚拟机进行配置。传统的网络交换机是通过一个物理端口来与它连接的服务器进行通信的。而包含智能软件的交换机,则能够实现对单个虚拟机的感知,以及对每个虚拟机进行网络配置,从而将单个虚拟机属性扩展到整个网络。当虚拟机在整个网络迁移时,交换机能够追踪这种迁移,并确保网络设置与虚拟机一起实现迁移。
虚拟机感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能够与多种架构相兼容。被称为虚拟机监控器(VMM)是虚拟化软件的重要组成之一,它能够使多种操作系统在单一主机平台中运行。目前可支持Citrix、微软、VMwareXen,Oracle等虚拟化平台。
由于数据中心通常运行不同的虚拟化架构,因此,具备兼容多个虚拟化架构的能力至关重要。研究和开发部门或许更青睐某一款架构,因为它使用户能够更好地管理服务器;而数据管理员为了其他用户也许会统一使用另一款来自指定厂商的虚拟化架构。或者,数据中心管理员因为价格或其他因素也许会选择逐步迁移至其它厂商的架构,从而创建一个临时的混合型环境。而网络是承载这些架构的基础,网络的虚拟化同样也需要对于混合环境提供很好的兼容性。
基于交换机的虚拟化产品也包含的有价值的特性:
跟踪虚拟机的迁移,无需变更以太网数据包,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内置于交换机的智能软件可以缓解网络管理员的负担• 该架构能够方便用户在虚拟层中配置网络设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支持多种虚拟化架构,限度提高灵活性。
管理平台界面简化管理。
移动虚拟机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针对虚拟化网络的解决方案已成为现实。布莱德网路技术有限公司的VMready™就是首款能够自动支持虚拟机迁移的网络产品。VMready使网络交换机能够搜索虚拟机并使性能和安全设置与虚拟端口(而非物理端口)相联系。使用管理员拥有粒度标准来监测每台虚拟机及其相关的虚拟端口。VMready还可监测虚拟机的创建和迁移,并确保网络设置随着虚拟机迁移。这些功能都有助于降低由网络配置错误引起的应用宕机风险,以及将敏感应用暴露给未受权用户的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数据中心的虚拟化,即"网络感知"和开放性,是新的数据中心的必备能力,只有这样,用户才能优化资源利用率,降低手动维护安全策略所造成的人工错误,因为虚拟化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可用性,并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