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映射与解映射器在DSP Builder的实现

时间:2023-06-21


在中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DMB-TH)中,星座映射在整个发送端的位置,它位于前向纠错编码之后,其主要作用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将不同用途的信息映射为不同的星座,以便于接收端区别。前向纠错编码产生的比特流要转换为均匀的nQAM(n:星座点数)符号流[1].DMB-TH标准包含有64QAM、32QAM、16QAM、4QAM等星座映射方式。


传统使用FPGA的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用仿真软件进行建模仿真,得到预想中的仿真结果后,使用硬件描述语言创建硬件工程,再对硬件进行仿真。整个过程漫长而繁杂,尤其困难的是由于仿真过程不够直观,一旦遇到问题无法及时准确确定问题所在。随着业界引入了Simulink仿真开发工具,虽然可以对数字系统进行直观的仿真,但由于软件仿真仍然与硬件实现有很大的距离,而初只被用于软件仿真阶段。Alter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中的DSP系统设计需要算法和HDL开发工具。Altera DSP Builder将The MathWorks MATLAB和Simulink系统级设计工具的算法开发、仿真和验证功能与VHDL综合、仿真和Altera开发工具整合在一起,实现了这些工具的集成。DSP Builder在算法友好的开发环境中帮助设计人员生成DSP设计硬件表征,从而缩短了DSP设计周期。已有的MATLAB函数和Simulink模块可以和Altera DSP Builder模块以及Altera知识产权(IP)MegaCore功能相结合,将系统级设计实现和DSP算法开发相链接。DSP Builder支持系统、算法和硬件设计共享一个公共开发平台。

  1  星座映射基本原理

一般载波信号的表达式为:

s(t)=A(t)cos[ωct+Φ(t)]=A(t)cosΦ(t)cos(ωct)-A(t)sinΦ(t)sin(ωct)(1)

从式(1)中可以看出载波信号有3个特征分量:幅度、频率和相位。因此,如果对三者分别进行调制,相应地可以得到幅度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如果对于幅度和相位进行联合调制称为正交幅度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其中A(t)cosΦ(t)是同相分量(I分量),A(t)sinΦ(t)是正交分量(Q分量)。如果分别以I、Q分量为横纵轴,在直角坐标系中把符号映射后所代表的坐标点表示出来,就可以得到星座图。QAM调制是一种矢量调制方法,首先将输入比特映射为星座点,形成复数调制符号,然后对符号的I、Q分量(对应复平面的实部和虚部,也就是水平和垂直方向)采用幅度调制,分别对应调制在相互正交(时域正交)的2个载波(cos ωct和sinΦct)上。与幅度调制(AM)相比,其频谱利用率将提高1倍[2].QAM是幅度、相位联合调制的技术,它同时利用了载波的幅度和相位来传递信息比特,因此在距离相同的条件下可实现更高的频带利用率。

对于16QAM,每4 bit对应于1个星座符号。前向纠错编码输出的bit数据被拆分成4 bit为1组的符号(b3b2b1b0),星座点坐标对应的I和Q的取值为-6、-2、2、6.其星座映射。同理对于32QAM,每5 bit对应于1个星座符号,FEC编码输出的bit数据被拆分成5 bit为一组的符号(b4b3b2b1b0)。星座点坐标对应的同相分量I和正交分量Q的取值为-7.5、-4.5、-1.5、1.5、4.5、7.5.


  2 星座映射、解映射器的设计

  2.1 星座映射器设计

DMB-TH标准的主要技术贡献者之一凌讯科技有限公司的共同创始人、副董事长和战略官董弘博士介绍说,DMB-TH是融合了包括清华、上海交大和广科院等多方研发成果的一个方案,但DMB-TH的主要技术是基于清华方案,也就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OFDM(时域同步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原有的清华方案的主要技术特点都会体现在DMB-TH标准中,同时,DMB-TH提供了单载波和多载波两种技术选项。董弘对《国际电子商情》表示:"新的国家标准是单、多载波并存,提供两种选项,不同的运营商可以选择单载波或是多载波,但基础技术TDS-OFDM是来自清华方案。"

本文利用DSP Builder模块构建16QAM星座映射器。首先将输入比特流信号经过串并转换变为4 bit位宽的并行信号,然后将此并行信号作为后面查找表的输入地址,通过地址的选择,输出对应图2中相应星座点的横纵坐标,分别作为I、Q信号,共8 bit,完成星座映射。 


经过仿真绘制出星座点图,,可以很清楚地分辨出有16个星座点。通过改变中串并变换模块位宽以及查找表模块的内容,可得32QAM星座映射图,。4QAM和64QAM的原理与之类似,故不复述。



  2.2  解星座映射器设计

16QAM解星座映射器结构所示,系统输入端每次输入1个8 bit的并行数据,高4位是I数据,低4位为Q数据。考虑到信道中的干扰可能会使星座点在原有位置上发生偏移,所以需要首先将I、Q数据进行纠偏,使其恢复到原有位置。随后将恢复出的各4 bit I、Q数据分别作为横纵坐标,在星座映射图中找到对应的星座点,并将其代表的4 bit二进制数据串行输出,完成整个解星座映射过程。


利用DSP Builder模块,构建16QAM解星座映射器,所示。进行仿真,得到16QAM星座映射仿真结果,仿真中使用测试数据为174,二进制表示为10101110,将其分解为I,Q数据分别是-6、-2.对应16QAM星座映射图上的点为0100,所以仿真周期输出0100二进制编码。



本文使用一种有别于传统方法的开发方式,实现了基于DMB-TH标准下的星座映射器与解映射器的设计及仿真。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开发效率高、仿真过程容易、测试过程直观等优点,并具有很高的工程使用价值。

上一篇:一种基于域的组播与移动IPv6相结合的移动主机通信方案
下一篇:浅谈用FPGA嵌入式处理器实现您的构想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