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ID卡智能消费系统应用方案

时间:2011-08-23

    ID卡消费技术方案

    传统消费场所的收费管理是以现金或由后勤部门发行的饭票等待用币作为交易支付手段,由于其交换环节多,交易流动性大,不仅易造成交驻感染不利饮食卫生,更重要的是管理部门统计工作量大,费时费力,给收费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以饭票为例,从排版到印刷的过程需要根据每日食谱来印制饭票的种类、面额等,然后由膳食部门清点,作出报表,汇总财务部门,再由财务部门售出,同时在饭票的循环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发放回收清点等复杂手续,以及出现饭票污损流失,甚至伪造、贪污、盗窃等诸多问题。随着国家“金卡工程”的具体实施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这些类似饭票或现金的后勤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该系统主要用于校内食堂、商店等消费场所的消费管理。在食堂里,向就餐人员发放ID卡代替钱票,就餐时在售饭机上刷卡付费,卡上钱不够时可以交钱“充值”。所有就餐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集中处理,快速对食堂售饭菜,免除用户排长队之苦;降低使用单位经营成本,提高了整个食堂的管理水平。此卡还可在各种消费场所使用,持卡在各指定商店购物和娱乐场所内部消费。

    DL-XF-03T ID卡收费管理系统

    1、   电子货币:发行、充值后的ID卡,便可作为单位内部的信用卡代替现金流通。使单位内部消费电子化、制度化。如用于购物、就餐、停车场收费、借阅图书、打长途电话、收水电费等。

    本系统的使用将取消饭菜票和现金在食堂中的流通,节约了票证制作、补充的费用,防止票证丢失和伪造,杜绝流通环节的漏洞,有效阻断票证流通造成的污染和病菌传播。同时,简化了就餐手续,省去了票证清点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地控制和加强了财务和现金管制。特别是食堂的就餐、预订餐等数据直接纳入计算机管理,为整个食堂管理的自动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    数据采集:收费机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初始化。初始化时,设置收费机基本参数,包括使用单位内部有权使用者、ID卡的卡号及卡内金额、挂失卡、黑名单卡、当前日期、时间、清除收费机的测试数据等。整个系统正常起用时,电脑需将各售饭机存储消费明细数据采集上来,作为结算的数据来源。

    3、   数据结算:对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归集,形成每天的消费明细库。然后进行汇总,按日形成各收费机的总收入。归集、汇总时对数据进行各种稽核,包括合法性检查、删除重复数据、补采数据的重新结算操作,生成报表,便于财务上对各消费点收入情况核算或监督。

    (一)系统功能特点:

    1.完善的系统功能

    2.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联网

    3.灵活的系统结构

    4.完备的故障处理技术

    5.强大的扩展功能

    (二)系统组成

 

 

    4、ID卡介绍:

    ID卡是uem4100兼容格式EN卡,芯片采用高速的CMOS EPROM技术工艺,容量1K,数据保存期为10年,读无限次。ID卡不带电源,自带天线,内含加密控制逻辑电路和通讯逻辑电路,卡与读写器之间的通讯采用国际通用的DES和RES保密交叉算法,具有极高的保密性能,安全性强。

    ID卡有的32位序列号,分16个扇区,每个扇区为4块,块是的读写单位,每块16个字节,每个扇区有独立的一组密码,用户可灵活定义每个扇区的访问控制。

    ID卡的工作频率为125KHZ,通讯速度为106KB波特率,典型交易过程<100ms。同时还具有防冲突机制。

    五、DL-XF-03T特性

    1、自动关机:机器空闲30分钟后,机器自动关机。屏蔽外部干扰。电池继续充电。

    2、欠压报警:当无交流,由后备电池供电,而电池电压低于5.8V时,指示灯变红。

    3、欠压关机:当无交流,由后备电池供电,而电池电压低于5.8V时,机器自动关机。

    4、后备供电:正常使用时,采用交流220V供电。直流后备电池在无市电时不间断正常供电,供电时间超过4小时。

    5、使用人数:达18万。

    6、保存信息:8200条记录。

    7、工作方式:联网方式

    8、收费方式:有普通收费、记次、记次+收费、记帐等多种方式。

    9、算帐方式:有计算器、定值(套餐)两种方式。

    10、挂失报警:卡片丢失后可挂失,遇到挂失的卡片,机器会自动报警。

 

 

 


  
上一篇:一种IGBT在不间断电源的实现
下一篇:一种RFID标签天线的印刷设计和实现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