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频手机移动支付方案

时间:2011-07-15

  目前,基于手机移动终端作为IC卡模式按照应用场景可分为两种:金融应用和非金融应用(图1)。

  IC,即集成电路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一块较小的单晶硅片上制作上许多晶体管及电阻器、电容器等元器件,并按照多层布线或遂道布线的方法将元器件组合成完整的电子电路。

  移动支付市场需求及面临主要问题

  中国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手机移动支付市场。目前已有超过5亿的手机用户、1.5亿信用卡用户,以及数量庞大的一卡通用户。随着3G时代的演进,这些用户将从传统的现金或信用卡支付转向全新的非接触式手机移动支付。手机支付具有自身的优势:它具有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以及中国信用卡普及率低;手机的便携性为开展各种手机支付业务提供了基础,并且操作简单快捷;同时,借助移动通信网络,手机支付可随时、随地进行,跨越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目前,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已先后与包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银联等国内各大移动网络运营商和银行机构,开展了技术合作及项目试点运行,并实现了多项成功。

  由于明显的时间延迟,非现场的非实时远程支付已无法满足公共汽车票、轨道交通、出租车费等城市一卡通应用领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现场的实时支付交易,即可通过手机和支付机具之间通过非接触通讯方式快速完成支付交易,这样完成交易只需几百毫秒。

  双频手机支付解决方案

  双频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方案是结合中国国情与国际先进技术而形成的非接触式手机移动支付方案,同时支持基于13.56M SWP技术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和2.4G非接触式移动支付。SHC1228芯片SWP接口与非接触前端芯片CLF连接,实现13.56M通道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应用;同时,SHC1228安全SIM控制芯片和2.4G 射频模块,共同实现手机2.4G通道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应用。

  GSM采用的是数字调制技术,其关键技术之一是时分多址(每个用户在某一时隙上选用载频且只能在特 定时间下收信息),GSM系统有几项重要特点:防盗拷能力佳、网络容量大、号码资源丰富、通话清晰、 稳定性强不易受干扰、信息灵敏、通话死角少、手机耗电量底等。因此其话音清晰,保密容易,能提 供的数据传输服务较多。GSM网能支持的用户数量为模拟网的1.8-2倍。

  双频手机支付解决方案是由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结合中国国情与国际先进技术而形成的非接触式手机支付方案,同时支持基于13.56M SWP技术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和2.4G非接触式移动支付。

  华虹双频SIM卡技术解决方案包含了硬件线路、SWP/HCI协议栈和应用COS开发的多接口优先关系。

  双频SIM卡构成和线路

  双频SIM卡在外在物理形态上和普通SIM卡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它在卡体内部封装了支持多个功能实体的芯片。

  支付芯片(安全主控芯片)提供支付功能、其它增值服务功能和射频芯片的控制功能,同时提供SIM卡芯片和用户终端的物理通道以及提供电信功能。

  2.4G射频芯片受支付芯片控制,可实现射频功能,基础射频协议,提供双频SIM卡读写器的射频通信通道。

  SHC1228芯片可提供双ISO7816接口功能,或提供ISO7816加SPI接口功能。丰富的接口资源使SHC1228可适应多种安全控制芯片和射频模块,大大增加了卡片开发商对各种非接触式手机移动支付方案选择的灵活性。其应用的优势非常明显,包括:

  1.符合国际标准。采用单线通信协议SWP,支持的eNFC移动支付架构。该方案在欧洲和国内都已进行了试商用,成为行业内广泛认可的解决方案。

  2.支持双频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兼具13.56M和2.4G的优点,有非常广泛的适用性。

  3.高安全性。支持DES/3DES,RSA1024,提供多种安全保护机制,保证了其极强的安全防伪能力。支持多种主流加密鉴权算法,以提高智能卡安全等级;:EAL4+。

  4.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可根据不同应用定义各存储扇区的密码和访问条件,以便互不影响地分别满足不同场合、不同用途的要求。可以实现公交交通、小额支付、手机银行、商品消费等行业应用分别独立存储及安全管理。

  5.性能兼容强。与大多数国内外主流品牌手机进行完整业务应用测试,并与多家金融、票务终端POS机联调,其性能表现优良。

  双频方案的电路连接如图4所示。SHC1228与手机终端的连接:SHC1228通过7816连接手机基带芯片,实现电信应用;通过SWP连接手机 CLF芯片,实现13.56M通道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应用。SHC1228与RF芯片的连接:SHC1228与2.4G RF采用串行接口连接。 2.4G RF发送接收器同过外部中断唤醒SHC1228。

  SWP/HCI协议栈

  华虹双频解决方案提供了SWP/HCI协议栈,使卡片厂商能够节省时间和研发成本。

  SWP(Single Wire Protocol,单线协议)是基于C6引脚的单线连接方案,属于物理层协议。简单来说,就是用一根数据线沟通用户卡与NFC芯片,再通过NFC芯片与外部联接。

  在SWP方案中,接口界面包括三根线:VCC(C1)、GND(C5)和SWP(C6),其中SWP信号线上基于电压和负载调制原理实现了全双工通讯,这样可以实现用户卡在ISO 7816界面定义下同时支持7816和SWP两个接口。

  HCI(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主机控制器接口)协议属于网络层协议。HCI协议中定义了Host(主机)之间的接口,包含:不同主机通过在Gate(门)间建立Pipe(管道)来交换命令、响应和事件;定义了一套 HCP(Host Controller Protocol,主机控制器协议)报文机制;定义了一套HCP路由机制,负责报文在不同主机间的传递,并且在必要的时候对报文进行分片处理(图5)。

  多接口优先级关系

  双频方案具有传统7816电信接口、SWP接口和2.4G射频接口,COS开发过程中需要正确处理优先级关系。

  当同时发生电信应用和2.4G应用时,以7816电信应用为优先,但2.4G应用不受影响。当同时发生电信应用和SWP (13.56M)应用时,以7816电信应用为优先,但13.56M应用不受影响。

  可支持的应用

  双频方案接合了13.56M和2.45G技术的优势和特点,可融合多种应用,各个应用之间相互隔离。这些应用的具体功能包括:校/企一卡通应用、身份识别、手机网银、电子钱包、Bank Card应用、公交一卡通应用、优惠券功能、无线通信功能。
  

上一篇:基于GSM及ZigBee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下一篇:单片机控制下的家居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