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制序列信号检测器是一种能够检测输入的一串二进制编码,当该二进制码与事先设定的码一致时,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该检测电路可广泛用于日常生产、生活及军事。例如,可以用在密码中,当输入密码与事先设定的密码一致时,成功。再如在军事领域,比较关心的是敌方通信中某些感兴趣的内容,而通信数据是海量且加密的,没有必要一一破译,只要破译部分关键词后,就可在侦听过程中,只检测这些关键词,一旦侦听到,立即启动记录仪,记录关键词时段的通信内容加以解密。在许多电子技术资料中也有一些序列信号检测电路的设计,但设计方法单一、扩展性不强。下面通过实例来说明电路的3种设计方法。
设计任务:设计一个二进制序列信号检测器,它有一个输入X,当接收到的序列为1001,则在上述序列输入一个1的同时,电路输出Z=1,否则输出为0,输入序列可以重叠。例如:当输入X的序列为0100100101001(首位在左),对应输出Z=0000100100001。
1 用分立触发器设计
触发器的种类很多,其中双端输入的JK触发器和单端输入的D触发器代表性。由于用D触发器设计的电路更为简单,故采用它来设计电路。
1.1 逻辑抽象
由于待检测的序列为1001,故设电路在一直输入0时的状态为S0,输入一个1以后的状态为S1,连续输入10以后的状态为S2,连续输入100后的状态为S3,连续输入1001后的状态为S4。于是得到状态转换如图1所示。
图1 状态转换图
选取第1、3行解释其原理:S0表示接收到的是0,当在此基础上再接收到一个0后变为00,而需要检测的序列是1001,所以电路状态仍然停留在S0上;当电路在S0的基础上接收到1后表示接收到1001序列中的个1,于是电路状态转为S1。同理S2表示已经接收到10,当在此基础上接收到0后变为100,电路转到S3,但是接收到1后则变为101,于是前面接收的两位代码失去作用,只有第3位的1可作为1001的位,所以电路状态转回S1。
通过观察状态转换表,可以发现,S1和S4在同样的输入下有同样的输出,而且状态转移后得到同样的次态。因此它们是等价的可以合并,于是,状态转换表可以化简如图2所示。
图2 化简后的转换表
从物理概念上也不难理解这种情况。当电路连续接收到1001后,输出为1,但序列可以重叠,故一个1可作为下一个1001序列的位,所以电路在连续接收到1001后的状态S4实际上就是S1。
1.2 编码
由化简后的状态转换表2可知,电路总共有4种状态(S0~S3),而每个触发器的输出Q可以用0或1表示两种状态,于是两个触发器的输出Q1Q0的4种00、01、10、11就可以表示这4种状态S0~S3。这个过程即为编码。
1.3 列真值表并写出状态方程
将化简后的状态转换为表中各状态,用编码表示即得到真值表,如图3所示。其中表示Q1Q0的下一状态。写出关于X,Q1,Q0的方程,即电路的状态方程,如式(1)所示。
图3 真值表
1.4 作逻辑电路图
由于D触发器的特性方程为Q*=D,从而,根据该方程就可以画出逻辑电路图,如图4所示。
图4 序列码检测器逻辑电路图
2 将触发器接成移位寄存器进行设计
以上设计方法主要依靠电路的状态转换实现序列码检测,虽然所得电路简单,但是设计过程较复杂,特别是当需要检测的序列码位数较长时,工作量较大。为此,将触发器接成移位寄存器的方式,可简化电路设计,同时也便于扩展成位数更多的序列码检测器。用4个D触发器接成的向右移位寄存器。电路如图5所示。
图5 移位寄存器型序列码检测器
由图5可知,。在移位脉冲clk作用下,输入端X输入的二进制码依次向右移动,每当出现一个完整的1001序列时,输出端Z便出现高电平。这样就实现了序列码检测的功能。
3 用中规模集成电路进行设计
既然用移位寄存器可以实现序列信号检测,那么用集成移位寄存器加少量门电路同样可以实现,而且电路可靠性更高。用4位集成移位寄存器74LS194,实现的序列1001检测器,如图6所示。
图6 用集成移位寄存器构成序列码检测器
4 当序列不可重叠时的电路设计
用以上3种方法设计出的电路,都是可序列重叠的序列码检测器,若要求被检测的序列不可重叠,则在方法1中,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状态转换表即可。后面的设计原理及步骤不变。这种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仍然是当待检测的序列位数较长时,设计工作量大、电路可靠性降低。在采用第2、第3种方法设计时,需增加部分控制电路,为保证输入与时钟的同步性,需要使得每当检测出一个序列时,直接将序列的下一位置入寄存器位,同时置寄存器其余各位为序列码一位的反码以消除重叠代码的影响。此外再用一个锁存器使输出高电平多保持0.5个时钟周期,其优点是:可以消除移位过程中的竞争冒险,使得输出波形更稳定、电路可靠性更高,电路如图7所示。
图7 用移位寄存器构成的序列不可重叠的序列码检测器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