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衰减器,自然会联想到电阻衰减器,由于电感L和电容C等的电抗元件可能产生电压的衰减。图1表示和阻抗分压电路相同的,使用2个电抗元件(这里使用电容)进行分压的例子。
图1电抗衰减器的构成
此电路的分压式和电阻时的相反,由C1/(C1+C2)的分子C1决定。因此要得到10:1的分压比,则C1=9C1。
C1和C2的合成电容以不给电路带来影响为佳,在电路内使用电容时,C1、C2作为一部分电容并联连接较好。
电抗衰减器当然不能使用直流,只能在交流电路中使用。那么,实际的C1、C2如何确定好呢?
分压电路中比率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随着电容容量的变化,高频特性也会变化。图2是11:1的分压电路的频率特性(电容情况下,C2=10C1)。当C1=0.01μF时,只能得到达到数百kHz的平坦性。
图2 电抗衰减器的频特性
当C1=1000pF时,得到约3MHz;C1=200pF时,10MHz左右的平坦的衰减量。
图3 20、10、60dB衰减的电抗衰减器
图3使用了1个10倍单位的电容.得到1/10、1/100、1/1000的分压比的例子,图4是住实枥的例了中、得到20dB、40dB、60dB的正确的衰减量时的情况,因负载为1MΩ,30pF(测定器的输入端子),故高频处的特性变坏.和电阻器方式相比,电抗衰减器的特征是不消耗功率。
图3 电抗衰诚器的频率特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