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消费电子变化中的市场机遇

时间:2007-09-20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消费电子的应用市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体现在便携式消费电子领域就是2004年销售市场的全面“井喷”,其中,尤以MP3、DSC(数码相机)和DV(数码摄像机)为,而在去年开始向行业应用转移寻找突破口的PDA似乎还是比较落寞,在沸腾的便携式消费电子市场中孤独的沉浮。
     消费电子市场今年可谓收获颇丰,消费电子协会(CEA)日前公布的修订后的预测显示,2004年消费电子产品销售额将达到1,080亿美元,比2003年创下的记录1,000亿美元增长8.1%。几乎所有的产品领域的销售额都比2003年预测的增长1-2亿美元。 消费电子产品的增长也积极地影响着上游产业。以消费电子产业生态比较集中的中国台湾地区为例,据台湾地区工研院IEK ITIS近指出,终端电子消费产品将带动电阻、电感、电容等无源器件的增长,其中又以多层陶瓷电容器增长为强劲。台湾目前较大尺寸与高电容量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出现了供货吃紧状况,厂商已调高其价格,而0402与0603大量规格的多层陶瓷电容器也由于需求的增加,价格跌幅度趋缓,整体而言多层陶瓷电容器价格已趋于平稳。 另一个受消费电子产品市场推动而值得关注的领域是微电机系统(MEMS)。市场调研公司In-Stat/MDR近公布的指出,当MEMS开始全面进入消费电子产品时,市场迅速增长。虽然目前多数应用市场仍然不大,但所有迹象都预示MEMS器件将进入越来越多的产品领域,其销售量也将随之升高。据预测,2003-2008年消费电子市场中的MEMS销售额的复合年增率将达到13.2%。增长较快的领域是光学MEMS、RF MEMS和加速计,MEMS在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陀螺仪和麦克风中的应用也在增长。关键市场包括视频(以家庭影院系统为主)、无线(手机)和各种家用电器,另外体育用品和电子游戏也是两个增长较快的领域。 PDA向无线整合靠拢 2004年的PDA市场一如预期持续疲软,主要的原因在于智能手机的出现打破了无线通信和数字信息处理的市场界限,进而稀释了PDA在个人信息处理方面的应用市场(有关智能手机市场的信息详见本刊9月刊《智能化多功能手机推动上游产业新市象》一文)。研究公司Gartner较早前曾经宣布第二季度PDA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达到275万套,并表示,这是PDA产业连续10个季度以来次实现出货量的增长,但实际情况是这个数字包含了一些具备无线数据传输功能的设备,如RIM公司的BlackBerry以及惠普公司的某些iPaq产品类型等。另一家研究公司IDC几乎同时发布的因为不包含这些产品,因而显示出“第二季度PDA的出货量为220万套,同比降低2%”的截然相反的情况。 PDA市场显著疲软的趋势并不会因为一些创新因素对出货量增长的驱动而改变实质,事实上那些增长也被分别计算在不同的市场区域里面了。一个例子就是被公认为在拥有PDA市场份额的Palm公司推出的结合手机和PDA功能的Treo 600虽然没能改变该公司手持设备出货量过去几个季度以来一直下降的局面,但却使他们的股价几乎翻番。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智能手机的强大动力——它几乎就是市场万金油。Treo 600被Gartner定义为语音设备而被划分进“智能手机”的范畴同该设备得到的无线运营商Verizon Wireless的支持并在其零售商店销售,以及Sprint、 T-Mobile、Cingular和AT&T Wireless的跟进一样显示出PDA只有搭上无线快车才能持续增长的趋势。 另一家公司RIM推出的“集合设备”Blackberry 也反映了一个现状——PDA制造商正努力使他们的产品超越‘个人信息管理器’的局限,通过增加语音或数据功能来满足不同的用途或适应不同的信道环境。至此,PDA同智能手机的界限已经模糊到只是流通模式的不同了,因为一般而言,无线设备通常通过移动运营商销售,而结合PDA和手机功能的产品则通过零售渠道销售。 PDA的现状也正在给PDA OS供应商带来不少的冲击,Gartner的分析师Todd Kort日前在一份声明中表示:2004年许多个人用户将会发现,智能电话的个人信息管理器(PIM)和电子邮件功能是可以接受的。智能电话将对低端PDA市场产生负面影响,这使得用户对于低端PDA的兴趣可能倾向于减弱。“这将主要冲击Palm OS,因为有较高比例的Palm OS的用户只是为了PIM功能才选择Palm OS,”Kort表示,“2005年智能电话将在企业市场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我们预期届时微软也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他同时指出,未来美国PDA市场是总体PDA市场增长的关键,并预期2004年PDA在欧洲将有良好表现,而北美则将比较平淡。 与PDA求变创新寻找切入市场的机遇相对应的是设备供应商的态度开始出现分化,一些厂家继续发掘应用市场,另一些则干脆退出。近期一则爆炸性的消息是6月1日Sony对外界正式宣布他们将停止在欧洲和北美市场开发或销售其Clie系列PDA产品。这也是继NEC较早前宣布暂时退出日本PDA市场之后,第二家宣布退出区域性PDA市场的日系大厂。根据IDC公司的调查,在今年1~3月间,索尼的PDA销量超过10万台,市场占有率第三,但是索尼PDA出货量却减少了约49%,相对去年利润下降了11.7%。另外一家日系大厂东芝据悉也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宣布退出PDA市场,如果传闻属实,那么曾经影响PDA设备市场的日系供应商阵营将风光不再。 其实,日系大厂的选择不过是市场利益的体现,这一体现也同时影响并反映在欧美厂商身上,PDA老大Palm的日子也不好过,第二季度Palm PDA的出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从211,860部减少到177,690部,虽然Palm在第二季度推出了两款新品Zires 31和72,但是其出货量比季度的233,560部有了明显的下降。同时,Palm的PDA市场占有率从季度的27.4%萎缩到第二季度的 19.8%,而在去年这个时候他们的市占率为33.8%!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就在PDA产品全线萎缩时,Palm的智能手机在第二季度的出货量却达到23,130部,比季度的16,750部增长了39%,显而易见,作为PDA老大的Palm也正在全力进入智能手机市场。 Palm的这种转变也体现在他们将未来产品线规划为PDA、智能手机和其他智能终端(iPod和eBook)上,而在这三条产品线中增长快的将是智能手机。以SONY事件为例,在过去9个月里SONY为Palm贡献了14%的收入,现在填补这一空白的有2家许可厂商,其中之一是美国定位设备商Percomm。PalmSource公司企业及业务发展副总裁David Limp在就作为Palm第二大许可厂商SONY退出区域市场对该公司的影响作出回应时也表示,PDA产品(包括Pocket PC产品)的出路在于整合,他认为今后PDA厂商将整合为2到3家,包括PalmOne、HP,SONY则将成为日本市场的。 PalmSource总裁David Nagel也曾在上海对外界表示,Palm正在与中国手机厂商波导、TCL洽谈合作事宜,虽然他将此解释为市场策略——“中国市场已经跳越了传统PDA,正朝着智能手机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在产品上做出更新。”——而非产品策略,但他对中国智能电话市场由运营商主导的无奈也恰好显示出Palm真正的意图,显然,微软PocketPC联手中国联通定制智能手机的成功正在刺激着PDA阵营的每一员。 MP3市场快速增长 同PDA市场的困顿和萎缩截然相反的是,MP3市场一路狂飙,景气昌荣,而在中国市场尤其明显。据市场调研公司CBIR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上半年中国MP3市场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销量达到141万台,同比增长高达277.6%,销售额达到11.3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94.8%,而下半年这种趋势依然不减,预计全年的销量将突破300万,增长率超过100%。MP3解码芯片供应商珠海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预测,2004年中国将为制造超过70%的MP3播放机,中国国内MP3 2004年的市场容量将超过600万台,且未来几年仍会高速增长。 从品牌占有来看,国内高端市场的品牌主要包括韩系的Samsung、iriver、MPIO、LG、HYUNDAI等,日系的SONY、松下等,欧美的苹果、惠普等;中高端市场有MSC、JNC、K&C、DATUM、ZINO等;中端市场以爱国者、蒙恬、联想、明基、朝华、微星等品牌为主,低端市场则被诸多代工品牌所占据。另外,一些新进品牌值得关注,这些品牌多由家电或其他电子产品企业创立,如:夏新、松日、TCL、信利等。 从技术方面看,随着MP3产品功能的不断丰富,对技术整合实力的要求与日俱增,对微硬盘存储介质、OLED、彩色屏幕、摄像、TTS、FM发射、USB2.0、OTG等技术的掌握能力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竞争力,随着技术的成熟,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今年下半年MP3产品的竞争将围绕微硬盘、彩屏、USB2.0等技术展开。此外,元件供应商的竞争也将进一步体现在技术升级上。MP3的主要部件包括主控芯片、Firmware芯片、存储功能的闪存芯片、MP3解码芯、数/模转换芯片、功放芯片和周边的滤波及供电单元。目前,国内市场上主流MP3所采用的解码芯片主要有Philips的SAA7750/SAA7751、Sigmatel的STMP3410/1342、Telechips的TCC730/TCC731、Samsung的S3C2410、Actions,Atmel,Telechip、ECT的SKYLARK、STMicroelectronics、Sunplus(凌阳)、炬力的ATJ2075、珠海科广、MosArt(华矽),台湾ACCFAST、早期的cirrus的cs72xx、cs73xx等。其中Philips、Telechips的解码芯片多用于中高端产品,而中端产品多半采用Sigmatel以及Samsung的解码芯片。 除了上述供应商,由华润矽科与无锡市IC设计创业服务中心共同设立的无锡盈泰科技有限公司日前也宣布推出自己的高集成度MP3解码芯片CS3101,另外中电华大集成电路、深圳市国微电子等公司也先后推出过各自的MP3解码芯片产品。值得注意的是,多数供应商并未怠慢入门级市场,反而加紧在入门级设备中整合多种功能的技术投入。SigmaTel副总裁暨可携音效装置SoC Group总经理Danny Mulligan表示,MP3播放器市场日渐成熟,入门级产品在市场也将变得愈来愈重要。该公司日前推出专为入门级MP3播放器而设的D-Major音效控制器,包括支持MP3及WMA译码、收音功能、USB 2.0 Full Speed接口、LCD/LED接口,以及录音功能。SigmaTel同时为其D-Major音效控制器产品提供低成本多层单元(MLC)闪存内存支持技术。其2.520版本软件开发套装使采用SigmaTel方案开发的可携MP3音效闪存播放器,能革命性首次利用由Toshiba America Electronic Components, Inc. 及Renesas Technology Corp. 开发的MLC闪存


  
上一篇:电流流动方向演示器(三)
下一篇:电流流动方向演示器 (四)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