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Catalyst 6500系列:业界完整的多服务平台
引言
多服务网络正在成为企业和服务供应商基础结构中重要的战略性组成部分。多服务网络(或被称为集中)的含义是指通过一套物理基础设施将所有通信类型组合起来,包括数据、语音和视频。多服务网络能够带来的益处包括:
使大家对集中感兴趣的原因包括短期的成本节省,中期的为正在兴起的应用提供支持的要求,以及长期的减少复杂性和部署新应用的需要。多服务网络允许一部分电信预算与数据或信息系统(IS)预算重叠,从而能够马上节省成本。实现这一目标的步是对目前成本的广域网(WAN)进行合并。此外,通过园区网和分支办公室的集成还可以进一步节省成本,目前专用分组交换(PBX)的资金成本和运营成本高得不成比例,而现在通过"网络PBX"就可以减少成本。重要的是,多服务网络可以支持正在兴起的关键商业应用,因为它本质上可以支持任何类型的通信流,因而能够支持任何类型的网络应用要求。这些正在兴起的商业应用,如语音和电子邮件一体化的消息传递、计算机电话集成(CTI)、桌面视频流以及视频会议,正在越来越强烈地要求以一种可靠的方式将不同类型的通信流混合起来,而这一目标只能通过一个真正的多服务网络实现。
![]() |
Catalyst 6500系列
Cisco 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提供了在单一基础结构中实现稳定的电话服务和无缝集成所需的各种功能。销售业绩的Cisco Catalyst交换机提供了业界广泛的连接选项和网络服务。这些系统提供的冗余和拓扑弹性可以实现别的可用性。它们提供了性能的多层、千兆位/快速以太网交换。此外,通过支持服务质量(QoS)机制和智能交换功能,这些系统可以保证语音的质量。作为CiscoAssure策略网络体系结构的一个整体组成部分,Catalyst系统消除了进行详细参数配置的必要,因而减少了网络管理的复杂性。Cisco Catalyst系列在多服务语音、视频和数据网络领域提供了业界完整的园区网解决方案。
图2、Catalyst 6500系列提供了创建一个可扩展的多服务网络所需要的所有要素
![]() |
线上电源快速以太网模块
图3、 新的Catalyst 6500系列48-端口线上电源10/100BaseT以太网交换模块提供了新的快速以太网增强功能,可以将客户带入多服务网络的新时代
线上电源功能将使用客户现有的5类UTP安装。Catalyst线上电源通过了所要求的国内和国际安全规定及一致性检测。当没有提供线上电源时,这些模块与802.3标准完全兼容。802.3标准没有包含通过以太网提供电源的规范。目前,IEEE的802.3af任务组正在补充这一遗漏。Cisco承诺实现基于标准的运行,并支持IEEE在802.3以太网标准中添加以太网电源规范。
![]() |
电话发现
为支持对线上电源提供的电话电源的新需求,Cisco为Catalyst 6500系列开发了一种新的2500W电源。该电源用于安装了线上电源线卡和IP电话的Catalyst 6500系列机箱。为容错的需要,单一机箱内可以安装两个电源,以在一个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提供保护。
Catalyst 6500软件的5.5(1)版本还可以支持新的电源管理功能。网络管理员可以向交换机查询可用的电源资源。此外,用户可以为非冗余模式运行配置两个电源,从而增加了一个系统内的总电源供应。例如,用户可以配置两个1300W电源,并将其作为一个2500W电源使用,使系统能够支持更多的IP电话。
![]() |
[page]
新级别的网络弹性
所有的系统组成部分,包括电源、风扇、监视器和板卡模块,都是热交换性质的,这样就可以在不中断非相关通信流的情况下实现添加、去除或替换。在双监视器配置下,Cisco切换(Cisco Switchover)功能可以在几秒钟内将关键任务应用的控制权切换到冗余监视器,这些应用要求网络可用性。所有的系统组件都是可以进行现场替换的单元,从而实现了的易服务性并使宕机时间化。为获得网络级的弹性,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在发生故障后还可以使用每虚拟LAN(VLAN)生成树实现自动恢复,使用Cisco快速以太通道或千兆位以太通道技术实现负载共享,并支持Cisco IOS软件提供的路由选择智能。
![]() |
8-端口语音T1和服务模块*
语音T1和服务模块为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或PBX的连接提供了8个T1端口(192通道或DS0语音主干)。作为通往PSTN或传统PBX的网关,这一模块为向IP网络发送和从IP网络接收提供语音分组服务,它支持象ISDN主速率接口(PRI)这样的语音主干协议,并将在2000年下半年支持通道相关信令(CAS)。安装语音T1和服务模块以后,一个单Catalyst 6500系列交换机可以提供足够的语音主干能力来支持整个园区网。(见图4)
图4、新的Catalyst 6500系列8-端口语音T1和服务模块可以提供足够的语音主干能力来支持整个园区网
此外,语音T1和服务模块还可以当作一个很有价值的共享网络资源使用。用户可以在T1连接中灵活地使用每个端口,这一模块也可作为能够提供语音服务(如压缩或会议)的网络资源。(见图5)。例如,一个网络管理员可以将两个端口用于到PSTN的T1连接。剩下的六个端口可用于提供语音压缩服务。语音压缩服务对穿越IP WAN的语音电话进行压缩,可以节省宝贵的WAN带宽。语音压缩仅仅是这一模块功能利用的一个例子。与当前安装的大多数PBX相比,这一模块拥有更多可用的处理能力。未来开发的语音服务将能够支持在明天的多服务网络中部署新的应用。
图5、Catalyst 6500语音T1和服务模块提供了灵活的每端口配置。在下例中,两个端口连接到PSTN,而剩余的六个端口用于提供象会议这样的网络语音服务
![]() |
24-端口FXS模块
图6、新的Catalyst 6500系列FXS模拟接口模块多可以为模拟电话和传真机提供24个连接
![]() |
管理功能
图7、辅助VLAN-Catalyst 6500系列为电话提供了自动化的VLAN配置
辅助VLAN功能克服了语音拓扑与数据网络重叠的复杂性。网络管理员可以容易地将电话划分到分离的逻辑网络中,即使数据和语音使用了相同的物理基础设施。辅助VLAN功能能够在无需终端用户干预的情况下将电话置入自己的VLAN之中。此外,即使电话被移动到一个新的地点,也可以容易地无缝维护这些VLAN指定。用户只需将电话插入到交换机中,交换机就可以为电话提供必要的VLAN信息。通过将电话置入自己的VLAN,网络管理员可以获得网络分段和控制能够带来的好处。此外,网络管理员可以保留数据和终端现有的网络拓扑。使用基于标准的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可以很容易地将IP电话归入不同的IP子网。由于可以将电话放在自己的IP子网和VLAN中,网络管理员能够更加容易地确认网络发生的问题并找出其原因。另外,网络管理员还可以创建和加强QoS或安全策略。通过辅助VLAN功能,Cisco使网络管理员能够获得物理基础设施集中带来的所有优点,同时保持语音和数据终端逻辑拓扑结构的分离,从而创建了一种有效的管理多服务网络的方式。
Catalyst 6500系列提供了一组全面的管理工具,可以提供所要求的网络可视性和控制。Catalyst语音模块为语音通信流提供了扩展的管理功能、统计功能和状态信息。例如,用户可以向交换机查询现在有多少处于活动状态的电话。用户还可以收集有关这些电话的宝贵的管理数据,如源/目标模块、端口和IP地址。通过CiscoWorks可以实现集中管理,通过Cisco CallManager可以管理语音功能。
Cisco CallManager是一个基于Web 的应用程序,用于在Catalyst 6500内部对语音模块进行集中的配置和管理。策略管理是通过交换机上智能化嵌入式代理程序的组合以及CiscoWorks 2000(一种功能强大的网络管理工具)实现的。CiscoWorks 2000将为所有的Cisco网络服务提供策略管理功能,包括QoS、组播、安全性、网络弹性和移动用户。Cisco资源管理器(Cisco Resource Manager)是另一个基于Web的管理工具,可以提供自动化的清单收集、软件部署、网络变化跟踪、设备可用性检查、以及错误隔离功能。
Catalyst 6500家族交换机中智能化的嵌入式代理程序可以支持Cisco发现协议(Cisco Discovery Protocol),这一功能可以执行网络拓扑发现和映射;这些代理程序还可以支持Cisco虚拟主干协议,能够对所有的交换机进行动态VLAN和动态主干配置。每个端口上的嵌入式智能远程监控(RMON)代理程序可以提供强大的通信流监视和控制功能-每个端口支持四个RMON群组,分别是统计、历史、事件和报警群组。
![]() |
服务质量
Catalyst模块提供了广泛的每端口排队功能,以确保语音流得到优先级。可以配置专用语音队列,以在交换机和整个网络中实现端对端的QoS。象Layer 2和Layer 3负载平衡、冗余系统单元和快速故障恢复机制这样的网络弹性功能可以帮助保持别的系统可用性。
QoS策略可以通过Layer 2、3、4信息得到加强,如802.1p、IP优先权以及Layer 4端口编号。在Catalyst 6500内部,拥有可配置阈值的多个队列使用加权随机早期探测(WRED)、加权循环(WRR)以及服务类型/服务级别(ToS/CoS)映射机制来确保分组通过网络时能够得到适当的QoS保证。此外,还可以使用资源保留协议(RSVP)优先级映射,以确保及时发送对时间敏感的内部网应用。这些功能使Catalyst 6500系列成为业界的交换机,可以线速度提供增强的智能网络服务。
![]() |
总结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