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表面颗粒引起的空洞

时间:2023-07-21

如果硅片键合工艺不是在超净环境中进行的,则硅片表面会被尘埃、硅或硅的氧化物颗粒等沾污,沾污的颗粒是键合硅片产生空洞的主要根源之一。在室温预键合过程中,在键合硅片的表面,硅片围绕颗粒发生变形,留下圆形的未键合区或空洞。根据颗粒尺寸的大小,又分两种情况讨论。

1):颗粒尺寸(半径h或高度H=2h)远大于硅片的厚度twh<w),并且未键合区半径R大于硅片的厚度tw2tw)。另外,假设颗粒是刚性的,利用薄板的弹性小位移变形理论得出未键合区半径R的近似表达式[15, 16]

2.16

其中,γ是单个硅片的表面能,

E是硅片的杨氏模量, 是硅片的泊松比。非常小的颗粒就能导致一个很大的未键合区,对于4英寸的键合片,tw=525 μm,若一个沾污粒子的直径2h=1μm,则会引起直径为5mm的孔洞,由此可见沾污粒子对键合工艺的严重影响。硅片厚度减小,未键合区的面积也会极大减小。

对于不同厚度(厚度分别为tw1tw2)和不同杨氏模量(分别为E1E2的硅片,式2.16)变为


a R > tw b R < tw


2):如图2.6(b)的情况,对应于一个颗粒尺寸h< hcrit,如果根据式(2.17)计算的R值小于临界值


2.18

那么一个弹性-机械不稳定性就会发生,导致未键合区的半径更小。

2.19

其中,k是一个个位量级的无量纲常数,对于典型的4英寸硅片,hcrict是在1000?量级(0.1μm)。在这个尺寸范围内的微粒,导致的未键合区的半径积聚减小,从大约2tw(约1000μm)到大约hcrit~0.1μm)。



上一篇:亲水处理的机理
下一篇:室温键合所需的平整度条件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