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玉秋,翟玉春 | ||||
(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 沈阳110004) | ||||
摘要:首次采用醇盐水解沉淀法制备出粒度为40nm、颗粒均匀的球型二氧化硅粒子,并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对粒子的性能进行了测试。讨论了温度、催化剂浓度、洗涤剂种类等对二氧化硅终粒径及水解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醇盐水解沉淀法是制备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醇盐水解沉淀法;纳米粉;二氧化硅 中图分类号:T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776(2003)09-0026-03 采用硅酸钠与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硅已有工业生产[1],但由于产品纯度低,粒度大,应用范围窄,不能满足许多领域的需要。因此,高纯、超细二氧化硅的研究、开发和工业化生产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2~5]。采用传统的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二氧化硅存在凝胶时间长、工艺复杂的缺点[6,7]。本研究采用醇盐水解沉淀法制备二氧化硅纳米粉,该方法未见报道,高纯二氧化硅的制备研究正在进行。 正硅酸乙酯在碱的催化下,与水反应,通过水解聚合过程可生成二氧化硅。反应式如下 nSi(Oc2H5)4+4nH2O→nSi(OH)4+4nC2H5OH (1) nSi(OH)4→nSiO2+2nH2O (2) 3.1原料 正硅酸乙酯(分析纯,沈阳市新西试剂厂),蒸馏水(自制),氨水(分析纯,沈阳市新西试剂厂),乙醇(分析纯,沈阳市新西试剂厂)。 3.2实验过程 将一定量的水和乙醇混合搅拌,滴入正硅酸乙酯和氨水,搅拌30min,静置一段时间即分层得二氧化硅沉淀,将二氧化硅沉淀洗涤,干燥即得二氧化硅纳米粉。 3.3结果与讨论 3.3.1反应温度及氨水浓度等对沉淀形成的影响 保持水、氨水、乙醇、正硅酸乙酯的浓度不变,分别在20℃,40℃,60℃下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发现在形成沉淀过程中,溶液首先由无色透明变浑浊之后再形成乳白色沉淀,温度越高,浑浊出现越快。实验结果列于表1。由表1还可以看出,氨水浓度越大,出现浑浊越快;正硅酸乙酯浓度越大,出现浑浊越快。出现浑浊越快,说明反应速率越快。因而,氨水浓度、正硅酸乙酯浓度和反应温度是控制水解反应速率的决定因素。 3.3.2氨水浓度对二氧化硅粒子性能的影响 实验发现在溶液体积近似不变的情况下,氨水浓度在本实验范围内对二氧化硅粉体的粒度影响不大。平均粒径为40nm。给出了氨水浓度为12mol/l时二氧化硅纳米粉的透射电镜照片。 3.3.3洗涤剂种类对二氧化硅粉体性能的影响 分别用乙醇和水洗涤二氧化硅沉淀,直到流出液显中性。发现用乙醇洗的粉体比用水洗的粉体团聚小、易分散。这是由于在用水洗涤后,残留在颗粒间的微量水会通过氢键而使颗粒团聚在一起。而用乙醇可以减少这种液桥作用,从而获得团聚少的粉体。给出了二氧化硅粉末用乙醇洗涤时减少团聚的机理。 3.3.4性能检测 用日产D/max RB型X射线衍射仪,测得在本实验条件下,低温干燥得到的二氧化硅都是非晶体。给出了20 ℃,4号、8号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 1.醇盐水解沉淀法是制备二氧化硅简便易行的方法,于常温下即可快速反应; | ||||
本文摘自《微纳电子技术》 |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