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正确端接与传输线相对的信号线方法后,还需要知道如何根据收发器在其系统位置作出适当配置。首先,必须确定设备对于主机是处于上行还是下行位置。简言之,主机侧的收发器为下行位设备,而外设侧则为上行位设备。简单的判断方法是看看收发器是向相对于主机哪个方向传送数据。如果收发器在主机侧,它会将数据向下带离主机,如果收发器在外设侧,它就会向上将数据送回主机。如果收发器在主机侧,必须在D+、D- 引脚串接15kΩ ± 5% 的下拉电阻,这要求同时适用于低速、全速和高速传输。如果无集线器或外设接入,这些下拉电阻会将D+ 和D- 引脚的电平拉低。如果D+ 和 D- 的电平都低于VOL (max),控制ASIC 芯片监测的主机侧收发器将发出SE0状态信号,通知主机无外设接入,因此不能进行数据传输。
在上行位的收发器有两种不同配置,一个用于低速传输,一个用于全速或高速传输。当配置全速数据传输时,1.5kΩ ± 5%的上拉电阻会在D+ 线和3.3V之间进行连接。如果收发器有提供3.3V上拉电压,使用这个电压。例如,USB1T1102、USB1T1104 和USB1T1105都有内部调压器,在正常模式下工作时给VPU引脚提供3.3V电压。一些供应商如飞兆半导体还提供这些部件的"R"型款,包括在收发器内带有1.5kΩ的上拉电阻,免除了外接电阻的需要 (本文稍后将详细介绍正常模式的配置)。假如使用USB电缆将外设连接到主机上,主机侧控制器会检测到有外设接入,这是由1.5kΩ上拉电阻实现的,它将抵消主机侧的15kΩ下拉电阻作用,发出一个"Differential 1"状态信号。该状态信号会告知主机准备进行全速或高速传输。"Differential 1" 状态定义为当D+ 高于VOH (min),而D-小于VOL (max)。
当进行低速数据传输配置时,外设需要设定为发出"Differential 0" 状态信号。在此情况下,"Differential 0" 状态定义为当D+ 小于VOL (max),D- 大于VOH (min)。这是通过在D- 线和3.3V之间接上1.5kΩ ± 5% 上拉电阻来实现的。同样地,许多收发器也因此提供上拉电压。使用此配置时,外设一旦连接到主机上,1.5kΩ上拉电阻便会抵消15kΩ下拉电阻的反偏作用,然后发出"Differential 0"的信号,告知主机预备进行低速传输。
除了通过端接D+ 和 D- 数据线来发送所需采用的数据传输速度信号外,系统工程师必须根据系统的供电情况正确配置物理层。物理层一般有三种供电配置方式:主端口供电、总线供电和独立供电。所示为主端口供电方式配置,特点是主机和集线器使用相同的电源。
在这三个中,外设侧的USB收发器需要通过VBUS或外设电源供电。通常,设计人员在面对讲究功耗的超便携设备时,会选择种方式供电,并利用VBUS供电以延长设备的电池寿命。由于物理层存在多种供电配置方式,而来自不同渠道的各式电源的电压水平通常有异,收发器必须能够适应所选择的供电方式。USB 2.0规格要求D+、D- 线上的信号电压在0 到 3.3V之间,但主机提供的VCC及其后的VBUS都是5V。基于这个原因,较新的USB收发器都具有内置调压器,将5V VBUS转换成3.3V供应数据传输使用。上行和下行数据收发器也是一样。为配合这个需要,收发器可适应5V或 3.3V电源。举例说,USB1T1102及即将推出的USB1T1104 和 USB1T1105均具有VCC 和VREG引脚。当采用来自主机VBUS或集线器的5V电源时,VREG是透过收发器输出的3.3V电压供电,而以这种方式在5V电压下运行时称为"正常模式"。物理层的第二个选择为"旁路模式"。这种供电方式只需为收发器提供3.3V电源 (许多手持式外设都于这个电压范围工作,能够直接为收发器供电),然后,VREG 和 VCC将连接起来并连接到3.3V电源。由于调压器在这配置模式中有效关眨虼吮怀莆?旁路模式"。
当引进USB物理层时必需考虑的一个因素,是如何处理较高电压物理层器件与较低电压USB控制器之间的接口。如先前所说,大多数USB控制器不再是独立的设备,甚至不是收发器的一部分,而是集成在小线宽的ASIC芯片中。这类ASIC芯片的工作电压大多很低 (1.8V左右),与物理层通信时往往会产生潜在问题。如果我们打算传回一个3.3V电位的控制信号到1.8V的ASIC芯片,轻则将缩短芯片的寿命,重则会导致反向击穿,引发大电流消耗和器件故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物理层器件的控制输出和数据I/O引脚可调节到USB控制器所需的电压水平。为了实现这种调节,控制器和系统设计人员可通过在输入控制引脚中施加适当的干线电压来调节收发器输出。在飞兆半导体提供的物理层器件中,该引脚被标为VCCIO。
总括来说,本文讨论了物理层继续成为有价值的分立器件的几个原因,以及在符合USB 2.0标准系统中正确引进物理层时所需考虑的要点。因为了解和正视这些因素是成功配置系统设计的关键。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