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一工一匠,不费一砖一土,只要一组数学函数、一个计算机模型,就为上海平添了15公里长的高架道路!这并非天方夜谭,而是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和同济大学们的科技智慧结出的硕果。依靠多学科的巧妙结合,他们创造了全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这套系统今年将在全市76公里长的高架道路进行全覆盖,在提高20%的通行效率的同时,无形间为城市增加了15公里左右的高架路。
在昨天的上海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一等奖的“上海市高架道路交通
监控系统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成为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代表,它配合上海排堵保畅这一热点问题,为申城交通提速加了把“油门”。而项目完成人之一、市政工程管理处总工程师袁文平却说,保证高架通畅的功臣,是路底下一只只“
电子眼睛”和路两旁一块块“电子导游”。
驾驶员有“千里眼”
昨天下午记者试乘了一辆出租车在延安路高架上由西向东行驶,原本司机打算在茂名路口下去,来到江苏路下匝道口处时,一位高悬在龙门架上的“电子交通导游”醒目地提示:现在茂名路下匝道口出现黄色拥堵标记。司机当机立断,从江苏路下匝道口提前下去,顺利避开了可能遇到的拥堵。
司机说,其实驾驶员们遇到道路拥堵,都会有意识地选择改道分流,这样也可以主动参与缓解拥堵,但司机没有千里眼,几百米以外的哪里堵、哪里畅无法得知?多亏了去年新出现的这些交通情报板,如今高架道路在主线分流处、出口匝道前都安装了这些“电子导游”,用红、黄、绿三色分别表示阻塞、拥挤和畅通,前方道路、高架路网、出口匝道周边交通的情况都一览无余。“太方便了,近高架上的路况也好了许多,我们驾驶员都希望这样的板越多越好。”
“土地爷”长电子眼
“电子导游”何以威风八面?因为高架路底下的“土地爷长了眼睛”,据袁文平介绍,在整个内环线、延安路高架和南北高架上,每隔400米的路面底下都埋了一股环形
线圈,它们就是高架路网的“眼睛”,每时每刻经过路面的车速、流量数据都能被它们准确捕捉,每隔20秒传送一组数据到市政工程管理处监控中心。通过中心计算机的调度和预测,把结果反馈到高架上的一块块电子情报板上,“电子导游”就能发挥功能了。
来自权威部门的统计也显示,通过“电子导游”及时发布诱导信息,近连续数月高架道路畅通时间、平均车速都提高了近20%。通行效率长两成,相当于本市增加了15公里长的高架道路,节省了近50亿元的建设资金,减少了10%以上的尾气排放,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数学公式四两拨千斤
“电子导游”背后靠着“电子眼”,智能交通背后靠什么?是数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科学的结晶:一对四两拨千斤的函数和模型。上海自主研发的不同道路环境下的交通状态自动判别函数,准确率达95%;基于交通神经元网络的行程时间预测模型,能准确地预测长距离的行驶时间,达96%。无论在还是预测里程长度上,上海的算法模型都于在智能交通上先行一步的日、美等国技术。
据袁文平透露,今年南北高架北延伸段和逸仙路高架完工,一块块交通“电子导游”将在全市76公里长的快速路上全面铺开,正在建设中的中环线今后也会“智能化”,所有“电子眼”的数据将统一联网到同一个监控中心,智能交通的地图会越绘越广。
晚报记者 许可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