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卡存储结构和工作原理

时间:2007-12-26
IC卡存储结构

  M1卡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由4块(块0、块1、块2、块3)组成,(我们也将16个扇区的64个块按地址编号为0~63,存贮结构如下图所示:   

  块0   数据块 0
扇区0 块1   数据块 1
  块2   数据块 2
  块3 密码A存取控制密码B 数据块 3
  块0   数据块 4
扇区1 块1   数据块 5
  块2   数据块 6
  块3 密码A存取控制密码B 数据块 7
    .......    
         
扇区15 0   数据块 60
  1   数据块 61
  2   数据块 62

  第0扇区的块0(即地址0块),它用于存放厂商代码,已经固化,不可更改。
  每个扇区的块0、块1、块2为数据块,可用于存贮数据。 

IC卡工作原理   

  卡片的电气部分只由一个天线和ASIC组成。

  天线:卡片的天线是只有几组绕线的线圈,很适于封装到IS0卡片中。

  ASIC:卡片的ASIC由一个高速(106KB波特率)的RF接口,一个控制单元和一个8K位EEPROM组成。

  工作原理:读写器向M1卡发一组固定频率的电磁波,卡片内有一个LC串联谐振电路,其频率与读写器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LC谐振电路产生共振,从而使电容内有了电荷,在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有一个单向导通的电子泵,将电容内的电荷送到另一个电容内储存,当所积累的电荷达到2V时,此电容可做为电源为其它电路提供工作电压,将卡内数据发射出去或接取读写器的数据。


  
上一篇:各种卡片制作材料层叠样式图
下一篇:非接触性智能卡技术参数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