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OPSwitch-HX的35W LCD显示器电源设计

时间:2007-11-13

  图1所示的电源是一种通用输入的反激式电源,输出为35 W,采用了TOP258PN器件。典型的应用包括LCD显示器,但对于那些需要高效率双输出电源的应用场合,此设计同样适用。

  AC输入经整流(D1–D4)、滤波(C4)、连接到初级侧功率元件(T1和U1)。EMI滤波由元件C1、C2、C3、L1、C7和C11提供。热敏电阻RT1在交流上电时可以限制浪涌电流。电阻R3和R4将额定欠压(UV)锁定和过压(OV)关断分别限制在103 V和450 V。欠压锁定可防止电源在低压下出现过热情况,并可消除在通电和断电时的电压扰动。过压关断防止电源出现输入浪涌情况。

  齐纳二极管VR2和电阻R5形成了一个可选的锁存输出过压保护(OVP)电路。输出端电压的增加同时也会导致C10上的偏置绕组输出端电压的增加。齐纳二极管VR2将击穿,电流将流入IC U1的多功能(M)引脚,从而启动迟滞过压关断保护。关断锁存与否取决于R5的值。

  对于极低的功率水平,U1以多周期调制模式进行工作,以达到出色的效率,从而降低空载和待机时的功率水平。

  由于U1具有700 V BVDSS的击穿电压,因此可选择变压器匝数比(VOR),从而在12 V的输出上选用低成本的60 V肖特二极管(D7)。输出电压反馈来自两路输出以实现更好的交压稳压。电容C19和电阻R14形成相位提升网络,提供额外的相位裕量,以确保稳定的工作电压和改善的瞬态响应。反馈电流通过U2馈入到U1的控制引脚。这样可以确定占空比,从而提供输出稳压。

设计要点

  选择二极管D1和D3作为快速二极管,实现更好的EMI性能。如果需要锁存过压保护功能,则应将R5的值降低到20 Ω。将RCD箝位(R6、R7、C6和D5)设计为正常工作模式,使轻载时的效率达到。齐纳二极管VR1提供预设的箝位电压,通常在出现负载瞬态或过载时导通。

  次级侧缓冲器(R11、C12、R12和C16)降低高频次级二极管振荡和改善高频传导EMI。二级滤波器(L2/C15和L3/C18)将各输出电压的输出噪音和纹波降低到<±1 %。在三线制输入的系统中,将Y电容(C1、C2)放置在相线/中线与地线之间,以降低共模EMI。软结束电容C20确保在启动时无输出过冲。启动后,二极管D9将此电容隔离在反馈环路之外。电阻R16为此电容放电到5 V负载提供了路径。当5 V输出电压有负载,而同时12 V输出无负载的情况下,电阻R19和VR3可提高交叉稳压。



  

参考文献:

[1]. TOP258PN datasheet https://www.dzsc.com/datasheet/TOP258PN_2046638.html.
[2]. C10 datasheet https://www.dzsc.com/datasheet/C10_1842564.html.
[3]. C20 datasheet https://www.dzsc.com/datasheet/C20_1092215.html.


上一篇:调谐MAX2640低噪声放大器用于470MHz至770MHz ISDB-T设计
下一篇:用电源管理IC来实现高端便携产品的设计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技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