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6ES71944FB000AA0

发布时间:2018/12/14 9:02:53

可再生能源:大踏步发展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需要相互之间高度协调一致的配套措施。此类措施不仅包括技术解决方案,还包括由政策制定者创造的合适条件。未来十年,德国的能源演变将是能源领域最宏大的项目。德国并不是这场运动中的独行者,因为其他国家也在努力让他们的能源体系更具可持续性。

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REN21)发布的《2012年可再生能源现状》表明,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目前在终端能源使用量中所占的比例为16.7%,在电力消耗量中所占的比例为20.3%。另据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和国际能源署(IEA)预测,从2011年到2017年,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包括水电)将增加近60%,年产量达到约6.4万亿千瓦时(TWh),相当于德国当前电力消耗量的十倍左右。

西门子认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将上升到28%,而届时燃煤发电量和天然气发电量仍将占总发电量的58%。2012年到2030年,发电厂的装机容量很可能将剧增70亿千瓦,其中单是风电场就将增加10.84亿千瓦,而光伏电站也将增加6.42亿千瓦。从现在到2030年,中国将占新增装机容量的四分之一(即总计16.83亿千瓦),紧随其后的是欧盟(9.83亿千瓦)、美国(8.47亿千瓦)和印度(7.63亿千瓦)。

太阳能是投资最密集的可再生能源领域。IMS Research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2012年将有23个国家的光伏(PV)发电产能至少增加10万千瓦。德国仍将是的光伏电力市场,其次是中国和意大利。巴伐利亚是德国境内的光伏电力市场。据E.ON电力公司估计,在巴伐利亚境内,并网的光伏电站的发电量超过430万千瓦,相当于德国已安装光伏电站总发电量的20%,远远高于整个美国的光伏发电总量(300万千瓦)。

德国于2000年4月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该法案在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热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弗朗霍夫风能和能源系统技术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50个国家效仿借鉴该法案。《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电网运营商以既定价格购买发电厂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德国可再生能源署称,在采用上网电价补贴制度的国家(例如德国、西班牙、法国和葡萄牙),岸上风电的价格远远低于10欧分/度。

还有一些国家实行配额制度,要求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在全国能源消耗量中所占的比例必须达到一定的比例。这样,电力供应商必须购买采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直到满足配额要求。英国、波兰、比利时和意大利等国目前都在施行这一制度。在这些国家,岸上风力发电的上网价格为11欧分/度至15欧分/度,比施行上网电价补贴制度的国家高出一大截。不过,们也表示《可再生能源法》迫切需要修订。原因之一是,根据该法案提供的补贴一半以上落入了光伏电站运营商的口袋,但是此类电站供应的电力仅占供电总量的3%。RWI经济研究所的指出,2012年全德光伏发电的补贴额累计达到1000亿欧元。

欧盟已通过了一项有关能源效率的新指令,要求各成员国采取措施,争取使本国每年的耗能量降低1.5%。要达成这个目标,可以借助立法手段,出台节能法规,也可以向旨在提升能源效率的投资项目提供减税优惠。美国节能经济委员会(ACEEE)制定了一个国际能效记分卡,这个记分卡侧重于建筑物、工业设施和交通系统的能效考评。包括英国、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在2012年的考评中表现远远好于美国和巴西。

不过美国在2012年的预算中还是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留出了很大一笔资金。比如,美国能源部就将投入近30亿美元,支持节能增效工作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而美国农业部也将拿出60亿美元的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政府拨款是发展太阳能的一大激励措施,该项资金占太阳能电站建设成本的30%。

德国贸易投资局——德国的外贸和入境投资管理部门——指出,日本在福岛核事故后临时关闭全国核电站,并因此采取了各种节能举措,这些行动促使日本开始重新审视他们的电力生产方式。比如,日本现在计划借鉴德国模式,通过施行40欧分/度的上网电价补贴政策,为太阳能发电提供补贴。在2014年以前,日本将有总计1000万千瓦的新建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同时,日本还在采取措施加强智能电网建设。这个领域的重心包括建筑物能效管理系统,以及将电动汽车和电池纳入智能电网。

中国也在2011年7月出台了面向太阳能发电的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并将上调其光伏发展目标——到2020年新增5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风电也是中国重点发展的行业之一,2006年中国的风电产量只有区区260万千瓦,但是中国计划到2020年以前使这个数字增加到1.5亿千瓦,这相当于德国目前所有在役电厂的总发电量。此外,中国还开始倚重智能电网解决方案,目前正在开展首批智能电表和电动车充电站试点项目。中国的十二五计划(2011年—2015年)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提高所有行业的能源效率。

构建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是一项成本不菲的事业。多家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的研究结果显示,德国每年因拖欠电费切断约60万住户的供电。“大约10%至15%的住户在应付不断上涨的电价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中央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会长Klaus Müller称。据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在2012年开展的一项研究,从现在到2035年,德国的电价可能会上涨70%。导致电价上涨的因素包括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政府补贴、电网扩建、逐步淘汰核电等。

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的们认为,在未来20年中,将近70%的电价上涨将给对电力依赖程度较高的行业带来尤其严重的冲击。2010年此类行业就面临着6.8欧分/度的电价负担;到2030年,这个数字将上涨到10.5欧分/度左右。不过,该公司的研究人员也指出,在未来几十年中,此类行业的生产工艺优化等节能增效措施或许可以使电力成本降低40%到50%。在德国,由于《可再生能源法》规定了相应补偿机制,电价上涨对工业企业(尤其是大公司)带来的不利影响相当有限。根据该补偿机制,企业只需为其使用的前100万度电全额支付《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的附加费。在消耗100万度电以后,他们每消耗一度电支付的附加费仅相当于附加费全额的10%,当他们的耗电量达到1000万度以后,这个比例则降低到1%。德国联邦网络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此类企业的电力需求占总电力需求的18%,但是他们承担的附加费只占附加费总额的0.3%。

上一篇:西门子6ES71944CA100AA0
下一篇:西门子6ES71944FA000A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