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U* AF DIP(三层)

地区:江苏 苏州
认证:

苏州吉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普通会员

全部产品 进入商铺

U*常用芯片

低速 IC,传输速率1.5*it/S

  EM78M612: 16PIN,18PIN,20PIN,24PIN,112 BYTE RAM,2K ROM带有A/D,EEPROM,PWM功能,有EP0和EP1两个端点。   EM78M611: 20PIN,24PIN,40PIN,44PIN(QFP),14*YTE RAM ,6K ROM,A/D,EEPROM, PWM功能,有EP0,EP1,EP2三个端点。

全速 IC:传输速率12*it/S

  EM78M680: 20PIN,24PIN,40PIN,44PIN(QFP),271 BYTE RAM ,6K ROM,A/D,EEPROM, PWM功能,有5个端点。   全速 IC:传输数率12*T/S   EM77F900: 100PIN;1.3K RAM,16K FLASH,48MHz (1 clocks/cycle);带A/D,PWM,SPI,U* HUB,BB等功能,有4个端点.   U*控制芯片:CY7C68013,CH375,CP2102, FT232BL, MAX232,TL16C750等[4]  *IC:传输速度480Mbit/s   U*控制芯片:FT2232H,cy7c68013等

U*接口定义

  标准 U* 接口标准 U* 连接器触点   

 

  触点

 

  功能(主机)

 

  功能(设备)

 

  1

 

  VBUS (4.75-5.25 V)

 

  VBUS (4.4-5.25 V)

 

  2

 

  D-

 

  D-

 

  3

 

  D

 

  D

 

  4

 

 接地

 

  接地   U* 信号使用分别标记为 D 和 D- 的双绞线传输,它们各自使用半双工的差分信号并协同工作,以抵消长导线的电磁干扰。

U* 2.0

  U*是英文Universal Serial Bus的缩写,中文含义是“通用串行总线”。它是一种应用在计算机领域的新型接口技术。早在1995年,就已经有个人电脑带有U*接口了,但由于缺乏软件及硬件设备的支持,这些个人电脑的U*接口都闲置未用。1998年后,随着微软在Windows 98中内置了对U*接口的支持模块,加上U*设备的日渐增多,U*接口才逐步走进了实用阶段。   这几年,随着大量支持U*的个人电脑的普及,U*逐步成为个人电脑的标准接口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主机端,*新推出的个人电脑几乎100%支持U*;而在外设端,使用U*接口的设备也与日俱增,例如数码相机、扫描仪、游戏杆、磁带和软驱、图像设备、打印机、键盘、鼠标等等。   U*设备之所以会被大量应用,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热插拔。这就让用户在使用外接设备时,不需要重复“关机将并口或串口电缆接上再开机”这样的动作,而是直接在电脑工作时,就可以将U*电缆插上使用。   2、携带方便。U*设备大多以“小、轻、薄”见长,对用户来说,同样20G的硬盘,U*硬盘比IDE硬盘要轻一半的重量,在想要随身携带大量数据时,当然U*硬盘会是*要之选了。   3、标准统一。大家常见的是IDE接口的硬盘,串口的鼠标键盘,并口的打印机扫描仪,可是有了U*之后,这些应用外设*可以用同样的标准与个人电脑连接,这时就有了U*硬盘、U*鼠标、U*打印机等等。   4、可以连接多个设备。U*在个人电脑上往往具有多个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几个设备,如果接上一个有四个端口的U* HUB时,就可以再连上;四个U*设备,以此类推,尽可以连下去,将你家的设备都同时连在一台个人电脑上而不会有任何问题(注:*高可连接至127个设备)。但是,为什么又出现了U*2.0呢?它与U*1.1又有何区别?请别急,下面就会谈到了。

U*2.0规范使用

  注意:本文所说的Mbps乃是“兆位每秒”,并不是我们日常用的“兆字节每秒”。一字节等于八位。   这里有*要先说清楚一下U*2.0规范的由来。U*2.0技术规范是有由Compaq、Hewlett 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t、NEC、Philips共同制定、发布的,规范把外设数*输速度*到了480Mbps,是U* 1.1设备的40倍!但按照原定计划新的U* 2.0标准只是准备把这个标准定在240Mbps,后来,经过努力将它*到了480Mbps。   由于当时制订的标准有了变化,U*规范就产生了三种速度选择:480Mbps、12Mbps、1.5Mbps。 而2003年6月份,当U*2.0标准开始逐渐深入人心之后,U*协会重新命名了U*的规格和标准,也许当时U*协会的举措只是为了更好的统一标准而不至于混乱,但也许U*协会没想到这个标准给闪存盘和MP3市场造成一个混乱的局面。   重新命名了U*标准将原先的U* 1.1改成了U* 2.0 Full Speed(全速版),同时将原有的U* 2.0改成了U* 2.0 High-Speed(*版),并同时公布了新的标识。不言而喻,*版的U* 2.0速度当然*过全速版的U* 2.0。   目前U*设备虽已被广泛应用,但比较普遍的却是U*1.1接口,它的传输速度*为12Mbps。举个例子说,当你用U*1.1的扫描仪扫一张大小为40M的图片,需要半分钟之久。 这样的速度,让用户觉得*不方便,如果有好几张图片要扫的话,就得要有很好的耐心来等待了。   用户的需求,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厂商也同样认识到了这个瓶颈。这时, COMPAQ、Hewlett Packard、Intel、Lucent、Microsoft、NEC和PHILIPS这7家厂商联合制定了U* 2.0接口标准。U* 2.0将设备之间的数*输速度增加到了480Mbps,比U* 1.1标准快四十倍左右,速度的*对于用户的*大好处就是意味着用户可以使用到更*的外部设备,而且具有多种速度的周边设备都可以被连接到U* 2.0的线路上,而且无需担心数*输时发生瓶颈效应。   所以,如果你用U* 2.0的扫描仪,就*不同了,扫一张40M的图片*半秒钟左右的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效率大大*。   不言而喻,现在市面上不少闪存盘和MP3采用的U* 2.0,其实就是原来U*1.1的,被U*协会命名为Full Speed的U*2.0版本。速度上只有12Mbps,与*版的480Mbps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U*2.0可以使用原来U*定义中同样规格的电缆,接头的规格也*相同,在*的前提下一样保持了U* 1.1的*特色,并且,U* 2.0的设备不会和U* 1.X设备在共同使用的时候发生任何冲突。   U* 2.0 支持的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7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8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Microsoft WindowsXP(*版本)   Microsoft Windows 2000(*已安装*新的服务包)   Microsoft Windows 98SE   Microsoft Windows Me   要启用 U* 2.0:   1。系统重启(或加电)。   2。在 POST(加电自检)过程中按“F2”,进入系统 BIOS 设置程序。   3。使用箭头键(向左和向右)选择“高级”菜单。   4。选择“U* 配置”并按 <Enter>。   5。启用“* U*”。   6。按“F10”保存并退出 BIOS 设置程序。 ( * U* 2.0 控制器现在已经启用,在下一次正常启动周期中,操作系统应该检测到新硬件。 

  

 

是否提供加工定制

品牌/商标

KM

型号/规格

A TYPE DIP90三层

应用范围

PCB

种类

插头/插座

接口类型

U*

支持卡数

多合一

读卡类型

DIP

形状

矩形

制作工艺

冷压

特性

阻火/阻燃

工作频率

高频

接触件材质

BRASS

*缘体材质

PBT

芯数

12

针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