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LRC三极管LBZX84C7V5LT1G

地区:广东 深圳
认证:

深圳市荣轩电子商行

金牌会员17年

全部产品 进入商铺
三极管的基本结构是两个反向连结的PN结面,如图1所示,可有PNP和NPN两种组合。三个接出来的端点依序称为发射极emitter,E)、基极base,B)和集电极collector,C),名称来源和它们在三极管操作时的功能有关。图中也显示出 NPN与PNP三极管的电路符号,发射极特别被标出,箭号所指的即为n型半导体, 和二极体的符号一致。在没接外加偏压时,两个pn接面都会形成耗尽区,将中性的p型区和n型区隔开。
pnp和npn三极管的结构及其示意图

  pnp和npn三极管的结构及其示意图

三极管的电特性和两个pn结面的偏压有关,工作区间也依偏压方式来分类,这里 我们先讨论最常用的所谓”正向活性区”(forward active),在此区EB极间的pn结面维持在正向偏压,而BC极间的pn结面则在反向偏压,通常用作放大器的三极管 都以此方式偏压。图2(a)为一PNP三极管在此偏压区的示意图。EB接面的空乏区由于正向偏压会变窄,载体看到的位障变小,射极的空穴会注入到基极,基极的电子也会注入到射极;而BC接面的耗尽区则会变

  

宽,载体看到的位障变大, 故本身是不导通的。图2(b)画的是没外加偏压,和偏压在正向活性区两种情形下,空穴和电子的电位能的分布图。三极管和两个反向相接的pn二极管有什么差别呢?其间最大的不同部分就在于三极管的两个接面相当接近。以上述之偏压在正向活性区之PNP三极管为例, 射极的空穴注入基极的n型中性区,马上被多数载体电子包围遮蔽,然后朝集电极方向扩散,同时也被电子复合。当没有被复合的空穴到达BC接面的耗尽区时,会被此区内的电场加速扫入集电极,空穴在集电极中为多数载体,很快藉由漂移电流到达连结外部的欧姆接点,形成集电极电流IC。IC的大小和BC间反向偏压的大小 关系不大。基极外部仅需提供与注入空穴复合部分的电子流IBrec,与由基极注入 射极的电子流InBE(这部分是三极管作用不需要的部分)。InB E在射极与与电 洞复合,即InB E=IErec。
型号/规格

LBZX84C7V5LT1G

品牌/商标

NXP(恩智浦)

封装形式

SMD

环保类别

无铅环保型

安装方式

贴片式

包装方式

盒带编带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