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针和和排母连接器的详细信息

发布时间:2024/7/30 14:49:51

  1. 排针(Pin Header)
  概述
  形状:排针通常由多个金属针脚组成,这些针脚排列在一个塑料基座上。
  材料:针脚通常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并镀锡、镀镍或镀金以增强导电性能和抗氧化能力。
  分类
  单排针:只有一行针脚。
  双排针:有两行针脚,适合更高密度的连接需求。
  直针:针脚垂直于基座,用于垂直插拔连接。
  弯针:针脚弯曲成一定角度(通常是90度),用于平行连接。
  应用
  电路板互连:用于连接不同的PCB板。
  模块连接:连接各种功能模块,如传感器、显示屏等。
  供电接口:提供电源连接。
  特点
  多样性: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针脚数和排列方式。
  可靠性:金属针脚和镀层提供稳定的电气连接。
  可维护性:易于插拔,更换方便。
  2. 排母(Female Header)
  概述
  形状:排母由多个孔洞组成,这些孔洞对应排针的针脚,内部有金属接触件来实现电气连接。
  材料:接触件通常由铜或铜合金制成,并镀锡、镀镍或镀金。
  分类
  单排母:只有一行孔洞。
  双排母:有两行孔洞,对应双排针。
  直孔排母:孔洞垂直于基座。
  弯孔排母:孔洞以一定角度排列。
  应用
  电路板连接:与排针配合,连接不同的PCB板。
  模块接口:用于各种功能模块的连接。


  扩展插槽:如Arduino扩展板的连接。
  特点
  兼容性:设计与排针匹配,确保稳定连接。
  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不同的孔数和排列方式。
  保护性:相比裸露的针脚,排母能更好地保护内部接触件不受外界影响。
  3. 使用示例
  典型应用
  开发板与外设连接:如Arduino、Raspberry Pi等开发板上的GPIO接口。
  模块化系统:用于模块化系统的快速连接和拆卸。
  测试和调试:在电路开发和调试过程中,便于测试设备的连接。
  4. 选型注意事项
  针脚/孔数:根据具体连接需求选择合适的针脚或孔洞数量。
  间距:标准间距通常为2.54mm,但也有1.27mm等其他规格。
  镀层:根据应用环境选择适当的镀层(如镀金用于高可靠性、抗腐蚀需求)。
  机械强度:考虑连接器的机械强度以满足插拔次数的要求。
  5. 安装与使用
  焊接:排针和排母通常通过焊接固定在PCB上。
  插拔力:设计时需考虑插拔力,以确保连接可靠且操作方便。
  对齐:插拔时需确保针脚与孔洞对齐,以防止损坏接触件。


上一篇:MINI SD卡座详细信息
下一篇:排母连接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