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消息,27日晚,包括普冉股份(688766.SH)、芯海科技(688595.SH)、力合微(688589.SH)、东芯股份(688110.SH)、沪硅产业(688126.SH)等多只科创板半导体股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
在半导体库存高水位的背景下,相关上市公司2022年业绩快报喜忧参半,有昔日十倍“牛股”由盈转亏,也有以未盈利形式上市企业实现扭亏。
整体来看,去年晶圆厂整体进行了资本扩张,半导体设备企业受益于需求增长。设计厂商因终端消费低迷、全行业持续处于库存消化状态,业绩普遍不理想。展望一季度及上半年,因需求低迷尚难看到拐点,A股芯片设计商业绩或仍处于阵痛期。国产设备商已经进入多个细分赛道,但在晶圆厂资本开支周期下,或呈现结构性需求变化。
2月28日,半导体板块盘中震荡回落,臻镭科技(688270.SH)、天岳先进(688234.SH)大跌逾6%;东芯股份、灿瑞科技(688061.SH)、晶丰明源均跌超3%。中华半导体芯片指数收涨0.66%,年内累计上涨5.03%。
芯片设计商业绩下滑“硬伤”:存货跌价
在2月27日晚间披露业绩快报的半导体企业中,晶丰明源的业绩下滑程度令投资者咋舌。公司2022年全年营收同比大幅下滑53.21%,归母净利润亏损2.0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6.77亿元。过剩库存与终端消费需求低迷是导致公司业绩剧烈波动的主因。
“2022年行业下游各环节及终端客户库存压力较大。为快速消化过剩库存、巩固市场份额,公司对产品价格进行大幅下调。”晶丰明源称。另外,高库存导致的存货跌价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也是业绩下滑原因之一。晶丰明源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025.95万元。
晶丰明源曾是2021年A股市场炙手可热的芯片“大牛股”,其股价曾在五个月内涨逾200%,涨至576元,较IPO发行价(56.68元)累计上涨近十倍。2022年晶丰明源回吐前年全部涨幅,低跌至79.75元。伴随业绩出炉,也就不难解释公司股价为何在去年深跌64.23%。
2021年半导体供需错配,“缺芯潮”下,设计商、经销商大幅囤货,芯片产品价格飞涨。这些在周期顶点演绎的特征,在2022年被反向放大。“2022年,整个终端消费电子产品低迷,库存水位高企使得DRAM、NAND闪存等存储芯片价格大降。于是,减产、去库存、下调价格。”某华南投行TMT组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说。
记者梳理公告发现,多家芯片设计厂商在公告中提及存货跌价。东芯股份主营存储芯片设计,上市刚满一年不久。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9亿元,同比增加1.34%;归母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减少29.51%。东芯股份称,公司对存在减值迹象的存货计提跌价准备,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较大。
普冉股份是国内NOR Flash和EEPROM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受世上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下滑影响,不仅智能手机、PC出货大跌,无线耳机需求也是非常疲软,NOR Flash价格持续下跌,已创下七个季度以来低水准(2021年Q2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