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会是华为极为黑暗的五年,也将是中国科技极为黑暗的五年。但我认为,庚子年反而是国运之年,美国政府打醒了所有中国人。如果我们扛住了,也许再过十年,芯片就会是萝卜腌菜的价格。”在临港集团主办、ASPENCORE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半导体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深圳中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华为前副总裁张俊博士从近年来的国际局势切入,分析了当前芯片行业的趋势与风险投资。
张俊博士认为,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大肆打压,一手炮制的“华为、中兴芯片断供事件”,是全世界半导体行业、科技界的耻辱。“庚子年(2020年)是中国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美现在在科技上已经脱钩。”他也感叹说,中国半导体行业正在奋起阻击,华为断臂求生“去A化”“塔山阻击战”“南泥湾计划”,国家半导体大基金的投资等,都是很好的证明。
“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实体,就是中国半导体行业‘金刚川上的那座人桥’,也如同朝鲜战争长津湖战役中的“冰雕连”。就算可能会失败,但也虽败犹荣。”张俊博士表示,在这种背景下,未来将形成中美两大生态系统标准。
“去年的这个时候,路透社给我做了一个专访。当时我说‘明年(2021年)会是中美科技真正脱钩的时候’。庚子年(2020年)是中国的大灾之年,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华为首当其冲再次被制裁。未来五年是华为极其黑暗的五年,也将是中国科技极其黑暗的五年。但我认为,庚子年反而是国运之年,一个物、和一个人救了中国,美国政府打醒了所有中国人。未来五年如果我们扛住了,也许再过十年,芯片就会是萝卜腌菜的价格。”在张俊博士看来,未来中国芯片的价格有望降低。
他表示,在强大的危险中,也蕴育着极大的机遇,这个机遇就是“国产替代”,“国产替代”是芯片从业者千载难逢创业的机会。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在未来的标准和生态圈一定有两套生态圈——美国标准和中国标准。
在芯片产业,中国被“卡”在哪些地方?张俊博士表示,中国强在半导体封测,弱在晶圆代工,晶圆代工又弱在光刻机设备上。值得庆幸的是,在光刻胶等半导体材料,以及芯片设计方面,中国已经逐渐在追上步伐。
但中国的操作系统的竞争力几乎为零。张俊博士在演讲中表示,自己是鸿蒙的首先提出者,他以手机的操作系统例,安卓系统和苹果公司的iOS,是当前手机行业的两大主流系统,它们就如PC界的Windows,其地位很难撼动。实际上,做产品很容易,做生态系统比登天还难。“鸿蒙操作系统的研发工作,错过了10余年的窗口期。时至今日,鸿蒙既无战略意义,也无商业意义,唯有政治意义——国产替代、安全可控的意义。”在他看来,中国需要华为来首先“吃螃蟹”,需要操作系统这个破冰之旅。“华为就是‘金钢川的那一座人桥’,华为就是长津湖战役的‘冰雕连’。悲壮,即使会失败,也会虽败犹荣!”
今年6月,华为正式发布了鸿蒙OS操作系统。尽管华为研发出了鸿蒙系统,但是下游手机厂是否愿意配置这个系统,又是另外一个新的挑战。“生态系统构建以十年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张俊博士认为,中国被美国“卡脖子”的原因,正是由于缺“芯”少“魂”,“芯”就是半导体芯片,“魂”就是工业软件,包括EDA在内。当前,EDA软件的主要提供者有SYNOPYS、Cadence、Mentor三家,它们都是美国公司,国内的EDA供应商较少且与美国EDA巨头存在实力差距。“魂”里面的关键软件十分重要的是操作系统,“如果我们现在不做操作系统,我们的下一代还是会被美国‘卡脖子’。而华为就是这冲在前面去吃螃蟹的人。”张俊博士再次强调说。
从1950年到现在,经济引擎从半导体起源,家电时代、PC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到AIoT时代。周期经历了多次上升-下降的循环,预估现在正处于新的上升周期。技术驱动集成电路尺寸从4μm到现在的7nm,晶圆尺寸增长到12英寸。张俊博士表示,全世界半导体产业转移路径也从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再到中国大陆。
拿下半导体芯片为什么这么难?因为其关键技术仍掌握在国际巨头手里,这需要是一代代物理学家、材料学家从基础研究开始。我们必须从技术上来解决问题,这需要举国之力才能做到的事情。张俊博士感叹说:“降低芯片报废率和制程问题、增大晶圆面积、国产替代、以时间换空间……芯片是人做出来的,不是神做出来的。狭路相逢勇者胜!”
此背景下,张俊博士认为“国产替代”对创业企业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预测,到2022年,信创产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同时,“国产替代”也会在利于存储、消费级SoC、MCU、模拟芯片、射频芯片、CIS、MEMS、二极管、IGBT、晶圆代工厂等领域有更好的发展。“大家只要在这些领域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就有可能成为华为、比亚迪等企业的供应商,未来肯定是科创板或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
从华为退休以后,张俊博士创立了中欧资本,为创业者提供资金和上下游产业链资源。中欧资本主特长赋能、增值业务:在技术和产品上,支撑设计一代产品,规划第二代、第三代产品;在市场和销售渠道上赋能被投企业,帮助被投企业成为华为世界五百强的供应商。张俊博士称,经过以上的赋能,被投企业就超过了上市公司的平均标准。
与此同时,张俊博士还介绍了,中欧资本在硬科技的五个赛道——集成电路、互联网、人工智能、先进智能制造和5G通信布局。通过技术上的增值业务,在市场上实现生态圈和产业链的赋能。
“中欧投资的合伙人团队,由16位具备20-30年行业实战经验的世界五百强企业高管/学者(华为、高通、Intel、富士康、海尔、TCL、康佳、美国思科、广电电气、博康股份、摩托罗拉、IBM、前海海润、中科招商、普华永道、大成律师)组成,成员分布于粤港澳大湾区、旧金山硅谷大湾区、长三角沪杭苏大湾区。中欧资本提供的不仅是资本,更多的是提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生态圈。基于智能硬件行业协会平台,构建5G-IC-IoT-AI先进制造生态圈,布局硬科技赛道,培育下一个华为、高通、Google。”
他介绍说:“中欧投资可以为被投企业提供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市场和销售渠道、生态圈构建。生态圈产业链上的赋能,需要智能硬件协会构建生态圈,并牵头制定国家标准。我们有一批专注标准的学究,可以支撑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一流企业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