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操作系统主要包括车控操作系统和车载操作系统两部分,前者负责汽车驾驶相关功能,目前正逐步向智能驾驶方向演变,智能驾驶系统方面,QNX则占据垄断地位;后者用于人机交互和车载信息娱乐,目前正逐步向打造“第三生活空间”的智能座舱方向进化,QNX%2B安卓组合是国内厂商选择的主流方案。
2025年以来,汽车正在加速进入AI汽车时代,传统封闭式车用操作系统由于开发难度大、更新速度慢,已经不足以支撑智能汽车的智能化速度。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智能汽车应该建议一个平台统一、软硬解耦、开放高效、快速迭代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
本文将理想zui新推出理想星环OS、华为鸿蒙车机操作系统和小米澎湃OS进行汇总对比。
鸿蒙车机操作系统:国内首款自主的操作系统,赋能问界M9等多款车型热销
2025年4月2日,华为方面宣布,鸿蒙座舱正式启动基于HarmonyOS NEXT的鸿蒙车机操作系统应用先行者开发计划。
HarmonyOS NEXT,国内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鸿蒙车机操作系统是华为针对智能汽车场景设计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基于鸿蒙OS的he心能力构建,主要有内核层、系统服务层、框架层和应用层组成,其采用多内核设计,分布式架构,支持微内核和Linux宏内核,适应不同车规级硬件需求(MCU/SoC)。其在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方面采用双系统冗余、国密算法支持。Linux架构的优势凸显,它的zui大优势在于开源,并且具备强大的生态以及定制开发的灵活性。
鸿蒙车机操作系统的he心优势在于通过分布式技术打破设备界限,同时兼顾车规级安全与实时性要求,为智能汽车提供“硬件互助、资源共享”的底层支持。以2025款问界新M9为例,这款新车搭载ADS 3.3高阶智驾系统,智能车位到车位的智驾,自主学习进化,越开越好开。在支持智驾功能的多传感器融合方面,问界新M9配备192线激光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11个摄像头,新加入3颗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以及5颗4D毫米波雷达,可以智能识别救护车、警车和行人,实现雨雾天的穿越,识别目视不可见目标,自动刹停,规避碰撞风险。
余承东宣布,2025版问界M9将于2025年Q3全系升级ADS 4智驾新系统。2025款问界M9搭载华为星河通信,创新分布式车载卫星通信,华为星河通信是行业shou个自主智能车载通信系统,融合卫星与地面通信。现场的客户体验,无论是点触响应还是功能切换,都几乎做到了毫秒级的反馈,彻底告别了以往车机系统中常见的卡顿和延迟。在高速NOA和城区NOA,乾崑智驾ADS3.3的能力也是yao遥ling先。
zui新数据显示,2025款问界M9凭借良好的车机系统和智驾体验,延续前代车型的销售势头,上市72小时大定即突破21000台,随后21天内攀升至36000台。
华为通过自研的鸿蒙OS和麒麟系列SoC,让车机体验实现了硬件级的统一,在发布之后就惊艳不断。鸿蒙智能座舱的软硬件底层互通加上与华为手机联动,轻松实现手机与车机之间交互的壁垒。
理想推出星环“OS”,瞄准软硬解耦%2B芯片自主供应链
余承东宣布,2025版问界M9将于2025年Q3全系升级ADS 4智驾新系统。2025款问界M9搭载华为星河通信,创新分布式车载卫星通信,华为星河通信是行业shou个自主智能车载通信系统,融合卫星与地面通信。现场的客户体验,无论是点触响应还是功能切换,都几乎做到了毫秒级的反馈,彻底告别了以往车机系统中常见的卡顿和延迟。在高速NOA和城区NOA,乾崑智驾ADS3.3的能力也是yao遥ling先。
zui新数据显示,2025款问界M9凭借良好的车机系统和智驾体验,延续前代车型的销售势头,上市72小时大定即突破21000台,随后21天内攀升至36000台。
华为通过自研的鸿蒙OS和麒麟系列SoC,让车机体验实现了硬件级的统一,在发布之后就惊艳不断。鸿蒙智能座舱的软硬件底层互通加上与华为手机联动,轻松实现手机与车机之间交互的壁垒。
理想推出星环“OS”,瞄准软硬解耦%2B芯片自主供应链
3月28日,在电动汽车百人会2025上理想汽车CEO李想宣布开源自研的整车操作系统“星环OS”,直面传统AUTOSAR架构的桎梏。李想表示,4月份用户可以登录开源技术社区。
李想说:“2015年理想成立的时候,每一年投资人问理想如何能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当时想的是,我们比传统汽车厂商更懂做大型软件,比互联网公司更知道如何造一辆车。”
据悉,星环OS通过“中央计算平台%2B区域控制”架构,将智能车控、智驾、通信中间件三大模块深度融合,实现全链路全局调度。理想星环OS作为开源汽车操作系统包含三大部分:智能车控OS、智能驾驶OS和通信架构和工具链。
智能车控是车辆的“小脑”,包括空调控制、空气悬挂的控制,座椅控制,有了智能车控OS,可以把相关的控制芯片和功能都集成一个控制器下,极大节省整车成本,车辆灵活性、新功能的开启和释放,不同版本的升级将变得容易。操作系统可以适配不同的车规级MCU,软硬件解耦,可以给研发带来高效率提升;智能驾驶OS是汽车“大脑”,对整车算力做良好的优化,通过任务调度、图像优化的处理,运行速度更快更稳定,而且可以做到算力共享。
这种设计带来了整车性能的显著提升。比如系统响应时间较AUTOSAR提高1倍,稳定性提升5倍。以120km/h时速下的自动紧急制动(AEB)为例,星环OS的架构实现20ms级延迟闭环控制,比传统系统快3倍。
李想指出,按照用户对功能增加的需求,每两年整车算力需求就提升一倍。而共享AI算力和硬件设备,算力成本更低。理想自研的AI算力虚拟化性能损耗比传统架构降低80%,传感器设备访问时延降低90%,存储资源占用下降30%。通过新操作系统和硬件的配合,一年理想节省了整车BOM成本达到几十亿。OTA升级速度,软件开发速度变得更快。
现在,星环OS可兼容ARM、RISC-V、英飞凌TriCore等主流架构,支持地平线J6M、芯驰E3640等国产芯片。而传统AUTOSAR对芯片架构的支持高度依赖欧美厂商生态,导致车企在芯片选择上被动受限。芯片可以自主选择,使得适配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4周,适配成本降低83%,极大增强了供应链弹性。理想在2024年成功切换至国产RISC-V架构芯片,单车BOM成本下降900元,供应链安全系数提升40%。
小米澎湃OS推动人车家一体,支持小米汽车快速上市
小米汽车搭载的是小米澎湃OS( Xiaomi HyperOS ),它是小米公司旗下的“人车家”全生态操作系统,2023年10月启动这一标识。小米澎湃OS是基于AOSP对底层构架彻底重写后的一款操作系统。也是小米把手机的MIUI、Vela、Mina、车机OS四个系统进行底层合并。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认为,澎湃OS需要做到每个独立设备能实现zui佳性能表现、更加便捷高效的跨端连接、成为生态智能大脑,为用户提供主动智能服务、实现跨设备全系统隐私安全的坚固防护、坚持建设开放生态的五点要求,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
在zui底层的系统内核层,小米集团开发人员将自研的Vela系统内核与深度修改的Linux系统内核进行融合,重构了性能调度、任务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等各个基础模块,实现了性能、效率的大幅提升。这一全新的融合内核,支持200多个处理器平台、20多种文件系统,还能根据硬件能力差异灵活配置,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使得每个独立设备的性能都能得到彻底解放。在系统内核层之上的服务与框架层,他们将安卓的服务框架和自研Vela系统的服务框架,都作为“中间件”纳入其中;zui上层 HyperConnect 跨端层,则是彻底打破了硬件设备的隔阂,让所有设备可以统一连接协议,并且实时通信。
小米汽车搭载的澎湃OS车机版,以其出色的流畅性著称。该系统基于高通骁龙8295ding级处理器打造,存储组合达到16GB%2B256GB级别,屏幕的刷新率高达60Hz,确保了车机操作的丝滑体验。用户反馈显示,小米澎湃OS车机版的启动时间仅需1.49秒,座舱系统整包升级也仅需3分钟,全车整包升级也不过30分钟。
小米澎湃OS车机版比较鸿蒙OS车机对比,澎湃OS在高安全场景(如动力系统、自动驾驶)的ren证系统尚未完善,其基于安卓深度修改的内核在低延迟响应上弱于微内核架构系统。此外,小米自研芯片在车规级算力上的积累较少,依赖第三方芯片(主要是高通骁龙座舱平台),导致性能优化深度不足。
小米澎湃OS车机系统更适合小米生态,但在高安全性要求、多车企兼容性、复杂场景的稳定性上仍需要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