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精密全波整流电路

出处:维库电子市场网时间:2023-01-06

    图中精密全波整流电路的名称,纯属本人命的名,只是为了区分;除非特殊说明,增益均按1设计。
    电路,优点是可以在电阻R5上并联滤波电容。电阻匹配关系为 R1 = R2,R4 = R5 = 2R3;可以通过更改R5来调节增。
    分享:十种精密全波整流电路


    图2优点是匹配电阻少,只要求R1=R2
    图3的优点是输入高阻抗,匹配电阻要求R1=R2,R4=2R3
    图4的匹配电阻全部相等,还可以通过改变电阻R1来改变增益。缺点是在输入信号的负半周,A1的负反馈由两路构成,其中一路是R5,另一路是由运放A2复合构成,也有复合运放的缺点。
    图5 和 图6 要求R1 = 2R2 = 2R3,增益为1 / 2,缺点是:当输入信号正半周时,输出阻抗比较高,可以在输出增加增益为2的同相放大器隔离。另外一个缺点是正半周和负半周的输入阻抗不相等,要求输入信号的内阻忽略不计
    图7正半周,D2通,增益 = 1 ( R2 R3 ) / R1;负半周增益 = -R3 / R2;要求正负半周增益的相等,例如增益取2,可以选R1 = 30K,R2 = 10K,R3 = 20K
    图8的电阻匹配关系为R1 = R2
    图9要求 R1 = R2,R4可以用来调节增益,增益等于1 R4 / R2;如果R4 = 0,增益等于1;缺点是正负半波的输入阻抗不相等,要求输入信号的内阻要小,否则输出波形不对称。
    图10是利用单电源运放的跟随器的特性设计的,单电源的跟随器,当输入信号大于0时,输出为跟随器;当输入信号小于0的时候,输出为0。使用时要小心单电源运放在信号很小时的非线性。而且,单电源跟随器在负信号输入时也有非线性。
    图7,8,9三种电路,当运放A1输出为正时,A1的负反馈是通过二极管D2和运放A2构成的复合放大器构成的,由于两个运放的复合(乘积)作用,可能环路的增益太高,容易产生振荡。
    精密全波电路还有一些没有录入,比如高阻抗型还有一种把A2的同相输入端接到A1的反相输入端的,其实和这个高阻抗型的原理一样,就没有专门收录,其它采用A1的输出只接一个二极管的也没有收录,因为在这个二极管截止时,A1处于开环状态。
    结论:虽然这里的精密全波电路达十种,仔细分析,发现的并不多,确切的说只有3种,就是前面的3种。
    图1的经典电路虽然匹配电阻多,但是完全可以用6个等值电阻R实现,其中电阻R3可以用两个R并联。可以通过R5调节增益,增益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有优势的是可以在R5上并电容滤波。
    图2的电路的优势是匹配电阻少,只要一对匹配电阻就可以了。
    图3的优势在于高输入阻抗。
    其它几种,有的在D2导通的半周内,通过A2的复合实现A1的负反馈,对有些运放会出现自激。有的两个半波的输入阻抗不相等,对信号源要求较高。
    两个单运放型虽然可以实现整流的目的,但是输入\输出特性都很差。需要输入\输出都加跟随器或同相放大器隔离。
    各个电路都有其设计特色,希望我们能从其电路的巧妙设计中,吸取有用的。例如单电源全波电路的设计,复合反馈电路的设计,都是很有用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如果能把各个图的电路原理分析并且推导每个公式,会有受益的。

 

上一篇: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特点与判断
下一篇:发射极耦合多谐振荡器的电路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电路图